挽吴长庆联

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

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吴长庆联,由清代周家禄所撰,以对联形式表达了对吴长庆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上联“史臣论武乡侯,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引用历史典故,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民间俗称武乡侯)为例,指出诸葛亮在应变和军事策略方面并非专长,暗示吴长庆在这些领域同样有着独特的才能或成就。接着,“涕泣出师,九死孤臣犹可说”描绘了诸葛亮在临行前的悲壮场景,此处借以赞扬吴长庆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依然坚定地为国效力,其忠诚与勇气令人动容。

下联“时人美汉东公,稽古学易好士不倦”则转向正面赞美,称颂吴长庆为“汉东公”,意指他深受当时人们的敬仰。其中,“稽古学易”表明吴长庆重视古代典籍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在《周易》这一儒家经典中寻求智慧与指导,体现了他的学问修养。“好士不倦”则赞扬他乐于培养人才,不辞辛劳,始终致力于发掘和培养贤能之士,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贡献。

最后,“弥留诀别,平生风义最堪思”总结了吴长庆生命的最后时刻,与友人的告别充满了深情厚谊,其一生的风范与道义最为人们怀念。整副对联通过对比与赞美,既展示了吴长庆在军事、学问、道德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也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75)

周家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 字:彦升
  • 号:奥簃
  • 籍贯:江苏海门

相关古诗词

挽束锦联

杜老痛流离,溯悲秋夔府,感事陈陶,著作经予一手定;

桥公有要约,叹遗构崇川,停棺萧寺,死生负汝百年期。

形式: 对联

挽杨斯父联

生者安,然后死者安,争抔土于伯叔昆弟之间,魂而有知,将毋是恫;

阴地好,不如心地好,虑诸子为吉凶祸福所惑,书此以示,且告公灵。

形式: 对联

代挽吴畹香联

比年承乏边防,右提左挈,以济时艰,绝域相从,携手暂陪河朔饮;

与子戮力王事,大略雄才,忽为异物,九原可作,伤心难报秣陵书。

形式: 对联

挽黄世泰联

立马问长安,溯太行山色,屈律河声,倦鸟归来,落日酒痕犹在袂;

飞龙误方药,叹玉树凋霜,黄杨厄闰,哀猿啼断,秋风尘泪忽沾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