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父山居七首(其五)

饭罢梯云步石,跏趺草坐谈经。

即非微尘世界,虚空木叶齐听。

形式: 六言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冶父山中静修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饭罢梯云步石”,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用餐后,沿着石阶缓缓而行的情景,仿佛在云雾间漫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步石”二字,既展现了行走的轻盈姿态,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坚实与不易。

“跏趺草坐谈经”,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跏趺,即盘腿而坐,是佛教修行中的常见姿势,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草坐则强调了环境的简朴与自然,谈经则是僧人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流佛法,深化对教义的理解和实践。

“即非微尘世界,虚空木叶齐听”,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与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微尘世界指的是物质世界的琐碎与短暂,而“即非”二字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世俗观念的否定。接下来,“虚空木叶齐听”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无论是虚空还是木叶,都成为了倾听的对象,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万物一体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展现了明代理论家洪恩对于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诗中蕴含的禅宗思想,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收录诗词(45)

洪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冶父山居七首(其六)

定起一声清磬,经行几转云堂。

课毕篝灯松火,摘来柏叶生香。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冶父山居七首(其七)

食至三声鼓响,茶来半点经圆。

四众和云散去,只留明月阶前。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十月十五日冶父山中有怀方丈庵

东岭初升皓月,西林渐敛残霞。

散步归寻边笋,乘凉摘到新茶。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

望亭饭僧作(其一)

借得人家隙地,中藏几树梅花。

旋构数间茅屋,欲谈一卷《楞伽》。

形式: 六言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