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二首(其二)

扶桑铜柱亦堪危,未说天骄扰汉池。

虎穴横戈须此日,龙沙拔帜定何时。

通蛮久绝唐蒙使,凿岭犹烦马援师。

诸省壮丁输挽尽,无由四海息疮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尹台的《感事二首(其二)》以历史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首句“扶桑铜柱亦堪危”借用了古代海外探险的象征物——扶桑铜柱,暗示边疆局势动荡不安。次句“未说天骄扰汉池”暗指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如同汉朝时匈奴的侵扰。

第三句“虎穴横戈须此日”强调当前需要英勇将士挺身而出,捍卫国家,这里的“虎穴”象征危险之地。“龙沙拔帜定何时”则寓意收复失地、稳定边疆的时刻尚未到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束的期待。

接下来,“通蛮久绝唐蒙使,凿岭犹烦马援师”提及唐朝时期唐蒙出使南越的历史,暗示现今与南方蛮夷的交往中断,而马援般的将领还需继续征讨,显示出对外交与军事策略的反思。

最后两句“诸省壮丁输挽尽,无由四海息疮痍”揭示了人民的辛劳和国家的困境,壮丁们已经竭尽全力参与劳役,但似乎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战乱带来的创伤和疾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边防、外交及民生的关注,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

收录诗词(510)

尹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丑元日早朝

玉叶葳蕤绚五云,金茎缥缈出层氛。

风回阁道朱衣过,日射銮轩綵仗分。

万国并朝王正朔,群公重焕帝仪文。

小臣拜舞三阳会,愿以康年祝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华盖入侍

绛炬光繁晓漏催,九天春色动蓬莱。

旌旗并拂星河入,剑佩齐冲月雾来。

步辇乍停仙乐引,侍臣先睹圣颜开。

私惭衮职虚何补,长傍炉烟候曲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托斋尚书雨忆浣花堂寓宿之作

尚忆西岷云气生,犹思昏黑蜀星明。

虚灯独夜草堂宿,细雨高秋木叶鸣。

天地名贤空往迹,山川文藻漫含情。

谁言紫阁青扉梦,长动烟猿水鸟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潞河别王民瞻舟中

潞河三日维双楫,忽漫相逢得汝舟。

闇闇风尘兼昼暝,辉辉霜日向人流。

孤弦聊为离筵解,九折何妨壮轴游。

况是汉廷恩筏宰,普天民力困诛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