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萤火》描绘了秋天萤火虫的景象,以它们的辛劳和无常生活象征诗人的感慨。"流萤何太苦,秋至乱阶前",开篇即表达对萤火虫命运的同情,它们在秋夜纷飞,似乎承受着无尽的艰辛。"傍月星偏密,随风火自然",进一步描绘萤火虫围绕月亮和星星飞翔,虽自由自在,却也显得孤独无助,如同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
"吟怀空夜夜,归计又年年",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每晚都在诗中寄托情怀,然而回归故乡的计划却遥遥无期。最后两句"纵有莼鲈兴,沧江何处船",借用典故,暗示即使有归隐的愿望,但现实中却没有实现的途径,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萤火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