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壳如蝉蜕湿仍新,那复浮嬉浪底春。
却把今身飞照水,不知石上是前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阻风钟家村观岸傍物化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和自我认识的深刻感悟。
“壳如蝉蜕湿仍新,那复浮嬉浪底春。” 这两句以蝉蜕比喻诗人的身体,虽已脱落但依然保持着湿润,象征着生机勃勃。同时,“那复”一词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和怀念,而“浮嬉浪底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随波逐流的情态。
“却把今身飞照水,不知石上是前身。”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更替的感慨。诗人以现在的身体(今身)映照在水中,却不知道自己曾经的形态(前身)就如同石头一般存在,这里蕴含着对永恒与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巧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水虫才出绿波来,细看爬沙上石崖。
化作蜻蜓忽飞去,几时飞去却飞回。
满船儿女厌江行,我爱江行怕入城。
惭愧风师教款曲,为分一舍作三程。
南游端为看山来,过眼匆匆首屡回。
不是阻风船不进,何缘看尽万崔嵬。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忽四垂。
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