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赤嵌

英雄空有泪沾襟,千古兴亡感慨深。

丘壑正多亡国恨,干戈消尽读书心。

容身天地生何补,入眼风霜老不禁。

却笑红尘知退晚,能教早计卧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英雄徒然泪水湿衣襟,对历史兴衰深感悲凉。
山河间满是亡国之痛,战争消磨了读书人的志向。
身处天地,又能有何作为?岁月如霜,容颜易老。
如今才领悟退隐之理已晚,早该计划归隐山林。

注释

英雄:指有才能或成就的人。
空有:徒然拥有。
泪:眼泪。
沾襟:打湿衣襟。
千古:千百年。
兴亡:兴盛和衰败。
感慨:感慨之情。
丘壑:山川沟壑,象征国家山河。
亡国恨:失去国家的悲痛。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消尽:消失殆尽。
容身:安身立命。
生何补:对世间有何帮助。
风霜:比喻岁月的艰辛。
老不禁:抵挡不住衰老。
红尘:世俗,尘世。
知退晚:意识到退隐太迟。
卧山林:隐居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何文季的作品,名为《寄陈赤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英雄事业的无限感慨。

"英雄空有泪沾襟,千古兴亡感慨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人物的哀叹,以及对历史兴衰更迭中所蕴含的深沉感慨。"英雄"指的是那些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人物,而"泪沾襟"则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面对种种困境和失败时所流下的泪水。千古之间的兴亡,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悟。

"丘壑正多亡国恨,干戈消尽读书心。" 这两句诗人的情感更加沉重,"丘壑"指的是战场上积累成堆的尸体和废墟,而"亡国恨"则是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所留下的深切哀愁。而"干戈消尽读书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武力冲突消耗了多少知识与智慧的无奈,以及对这种现实的深深忧虑。

"容身天地生何补,入眼风霜老不禁。" 这两句诗人反思个人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微不足道,即使是伟大的英雄,也终将随时间流逝,面对自然界的无情变化,无力回天。

最后两句"却笑红尘知退晚,能教早计卧山林。" 表达了诗人在看尽世事之后,选择了超然物外的心态。他似乎在告诫自己和朋友,要知道何时该退出尘世的纷争,早一些计较自己的归宿,也许是在山林中寻找一片清净之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是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对英雄人物命运的哀悼,以及个人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心灵抉择。

收录诗词(23)

何文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姚达泉

鹏程九万尽天宽,刚被西风铩羽翰。

四海车书新宇宙,几家门户旧衣冠。

园花灼灼酣春梦,涧竹亭亭傲岁寒。

正气莫教销铄尽,典型留与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彭府教

食薇已愧首阳人,肯学杨雄作美新。

满目山河长是泪,穷崖草木不知春。

狂来自与白云笑,老去从教俗子嗔。

湖海论交无久近,相逢同是汉遗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画吕仙赞

杖头挑起碧山云,剑气擘开沧浪海。

鞭龙笞凤游八区,长啸一声天浩荡。

形式: 古风

寄蘧觉先生

云山隔断故人疏,闻道新生三凤雏。

老我只添头上雪,凄凉光景不堪书。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