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解嘲诗

信美此土兮,乐而忘死。彼国之人兮,爱贤好士。

彼国之王所与游者何人兮,华胥之君臣,西方之父子。

彼国无劫数等量兮,不知者以为自酉而开,至卯而止。

于是醉君闻石公名,乃召以为客卿。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石公解嘲》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虚构的“彼国”与现实世界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中首先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度,那里的人们热爱贤能之士,国家没有所谓的劫数和时间限制,仿佛从酉时开始,到卯时结束,充满了自由与和谐。这种描述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讽,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束缚和不公。

接着,诗中提到石公这样一个角色,他因名声远播而被彼国之王邀请,成为客卿。这一情节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在理想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人才被忽视或埋没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向往。袁宏道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潼关题壁

官道上,尘昏昏。邮舍中,气煴煴。夹道如火益膏薪。

枯鱼失水噞其唇。华山君,岂不闻。濡笔雨,和墨云。

十丈莲焦玉女嗔。乘风自振潇湘裙。

夜半浇我洗头盆。

形式: 乐府曲辞

赠李医者

秋橘绿成行,方书白满架。

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

去年短褐辞乡里,游来半载声名起。

参苓如山信手空,门前冠带若流水。

长安医士乱于府,个个乌纱似老鸦。

谁似丰城李公子,谈笑直揖五侯家。

朝卖药,晚致身。大妇喜,小妇嗔。席未温,呼先生。

形式: 乐府曲辞

哭临漳令王子声(其一)

穷冬夜冷兰烟黑,死字传来听不得。

白日谁昉鬼射人,昏荒颇怪天如墨。

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小杯击筑大杯舞,优儿牙板角盘盘。

别来愁绝湘鳞字,蜡花笺子无高翅。

铜雀台边万缕肠,馆娃宫里千行泪。

麒麟蹶地青鸾叫,不得生书得死报。

帝前金管岂无人,何必如花一年少。

天公错注不回头,银匣沉沉地下愁。

漳水万年嘶石马,虎号龙愁两废丘。

形式: 乐府曲辞

哭临漳令王子声(其二)

垂头再哭哭声哑,长夜幽幽悲逝者。

破玉锤珠可惜人,天何言哉无知也。

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

颜渊鲁高士,胡为三十一而死休。

灵均楚直臣,云何枯槁江潭望君门而媒蹇修。

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

渴何为而病马,癞何为而疾牛。

龙何愚而触网,鳌何细而随钩。

山何卑而成水,海何升而为丘。

圣者不能言,愚者不能忧。

释迦与老子,眯矇双白头。

即如王子声,高第十二秋。

穷年只淹蹇,低眉拜督邮。

谗言复间之,刺心如戈矛。

缠棺布三尺,栖身土一抔。

嗟乎子声,汝生不能一日牙牌黑须拱手长安道,又不能拂衣故园补缀先人草。

万里迢遥魄伴魂,一具瘦骨官送老。

福君何其薄,夺君何其早。

和氏空有泣,楚国无以宝。

天不平,地不平,吁嗟乎王子声。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