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金仙示容斋清晖堂诗求跋洪景卢乃危骊塘之座主也因成二首(其一)

卷中人物想乾淳,老笔题诗意转新。

却怪洪杨交不合,诚斋亦自是诗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书中描绘的人物怀念乾淳时期
老练的笔触下诗篇意境新颖

注释

人物:指书中的角色。
乾淳:宋朝的年号。
老笔:指经验丰富或技艺高超的笔触。
诗意:诗歌的意境。
转新:变得新颖或独特。
洪杨:指洪秀全和杨秀清,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
交不合:相互不合,冲突。
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
诗人:文学创作者,此处特指杨万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至元初诗人陆文圭的作品,他以危金仙展示给容斋清晖堂的诗作为契机,对其中的人物和诗意进行了评点。诗中提到“卷中人物想乾淳”,表明他对诗中的历史人物有着对宋朝乾淳年间(南宋孝宗年号)的追忆和想象,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文学传统的怀念。

“老笔题诗意转新”一句,赞美了危金仙的诗作虽然使用的是传统手法,但表达的意境却新颖独特,体现了诗人的艺术鉴赏力和对创新的肯定。

“却怪洪杨交不合”一句,提到了洪秀全与杨秀清之间的矛盾,暗示诗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历史事件或人物关系,诗人对此表示出惊讶和不解,认为这样的冲突并不符合理想的诗境。

最后,“诚斋亦自是诗人”是对危金仙本人的评价,称其虽身处乱世,但仍保持诗人本色,创作出富有深意的诗歌。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诗歌本身的点评,也是对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微妙反映,展现了陆文圭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梁典史朝觐

皇治无为自有声,沨沨歌颂献花平。

四方海岳安坤轴,八表星辰粲帝青。

民在乡闾真力土,士游庠序必明经。

参军暂主芙蓉幕,便奉天书报政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戏题听琴手卷

流水高山不用弹,巴人下里众皆欢。

只今何处求钟子,多向文闱作考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张建封击毬图

击毬嬉戏动三军,乘势奔驰若有神。

但见马头飞熌电,不教杖底起纤尘。

凤笙仙乐从归醉,燕子云窗倚望频。

一代忠贤张仆射,莫忘天子动行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阴有桃源图方圆尺许宫室人物如针粟可数相传有仙宿民家刻桶板为之一夕而成明日遁去友人以本遗余戏题二绝(其二)

人说桃源是隐民,神仙幻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渔舟路,不许人间再问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