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吴伯固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于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我才非子对,何足当戈矛。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伯固读我的诗,摇头吟咏不停歇。
明天他将来到我家,还会写诗回应我。
初次读时感到惊奇,仿佛记录了万鬼囚禁。
他的字迹刚劲绝伦,纸上犹如花开流光溢彩。
想象他在挥毫泼墨时,技艺如同天工无暇雕琢。
倾泻出的文字如百宝箱中的明珠,难以收拾。
感叹我文字笨拙,瑕疵太多像满身疮痍。
就像丑陋的老妇面对明镜,自感羞愧。
赞美之词反而被诵读,我的诗才与他相差太远。
他让腐朽的树木生机勃发,甚至超越昆丘高峰。
还想模仿我的宫调,让我以商音应和。
我们的诗对决激烈,直追韩愈的风格。
你轻易就能做到,我怎能不全力以赴。
力量与气势交织,声音与音律相应和。
这就像楚汉之争,我们划地为界争胜负。
我的才华无法与你匹敌,怎能抵挡你的锋芒。
幸好你时常来访,高声吟诵能消解我百般忧虑。

注释

掉头:摇头。
踵:跟随、来到。
怪骇:惊奇、惊骇。
雕锼:精细雕刻。
箧:箱子。
瑕颣:瑕疵、缺点。
丑老妇:比喻自己诗才的不足。
伦拟:比拟、比较。
扶树:比喻使事物恢复生机。
昆丘:古代神话中的高山。
郊愈:韩愈,唐代著名诗人。
力敌:力量相当。
律:音律。
楚汉翁:比喻激烈的竞争者。
戈矛:武器,比喻竞争的激烈。
高吟:大声吟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写给友人吴伯固的答诗。诗中郑獬描述了自己读到吴伯固的诗后,被其才华所震撼,吴伯固的诗歌犹如万鬼囚禁的记录,笔墨雄劲,意象生动。郑獬自谦自己的诗才不如对方,比喻自己的文字如同丑陋的老妇在明镜前感到羞愧。然而,他赞赏吴伯固的诗才横溢,甚至将其比作能与韩愈齐名的诗人。两人之间的交流如风雷激荡,互相切磋,仿佛楚汉争霸般激烈。郑獬表示自己在吴伯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也庆幸能从他的诗中得到启发,高吟吴伯固的诗可以消解许多忧虑。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才情的钦佩和对自己诗歌的反思,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文学交流。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谢病

自缘谢病惭朝绂,渐有心期访旧庐。

为问桃花岩下客,有田肯贳子真无。

形式: 七言绝句

道旁稚子

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立仍苦饥。

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肌。

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

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

形式: 古风

感怀

北风哭夜星辰寒,竹篱敲戛鸣琅玕。

老蟾瘦噤失光采,天地冻合鱼龙乾。

嘅然忆归几千里,长江大山交屈蟠。

湘水东去注不极,我心夜夜如鸣湍。

弟兄起居谅欢适,高堂綵衣翩翻翻。

嗟我摧颓落苍海,两腋恨无双飞翰。

远方就学何所得,数年短发才胜冠。

何时拂袖得归去,春风笑满南陔兰。

形式: 古风

感秋六首(其六)

轩轩苍角鹰,杀气淩高秋。

一息一万里,独与长风游。

猎骑走霹雳,落臂无虚投。

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飞霜未杀草,拥翅寒胡愁。

畜力以待奋,仁如林中鸠。

今兹顺天诛,狡穴破奸谋。

美哉青骹姿,识时谁与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