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大云寺在灵丘县门对太白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偏远的山寺景象。首句“谁知沙塞里”以疑问语气引出,暗示了寺庙隐藏在荒凉的沙漠边缘,给人一种意外和寂静的感觉。次句“亦自称禅栖”则揭示了寺庙的宗教性质,表明这里是一个修行者的居所。
第三句“雪涨晴沙合”描绘了冬季的景色,积雪融化使得晴朗的沙地变得湿润,仿佛连天地都融为一体。第四句“山欹晚堞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起伏和日暮时分城墙的低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第五句“多歧分客路”暗示了过往行人在此处的路径众多,可能反映出寺庙地处交通要道。最后一句“一宿憩招提”表达了旅人在此短暂停留,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境。结尾“才有安心处,关门又听鸡”,通过“关门”与“听鸡”的细节,形象地传达出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僧人们遵循日常作息的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云寺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以及旅人在此的片刻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