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我本就像一个远行的旅人,更何况在乱世中身体多病。
穿越山水,不知要去往何方,更不敢去见那隐居竹林的禅定之人。

注释

我身:指诗人自己。
本似:本来像。
远行客:长期在外漂泊的人。
况:何况。
乱时:战乱时期。
多病身:身体多病的状态。
经山涉水:经历高山渡过河流,形容旅途艰辛。
向何处:要去哪里。
羞见:感到羞愧或不愿见到。
竹林禅定人:隐居在竹林中的修行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题目为《题武当逸禅师兰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对于自己流离失所、多病无力的处境感到无奈和悲哀。他用“远行客”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和孤独无依。诗中的“经山涉水向何处”,则描绘了一种寻找心灵寄托的艰难过程。

在这首诗中,戴叔伦还通过对比自己与那些能够静心修行、享受禅定生活的人(“羞见竹林禅定人”)来表达自己的不如意和自卑。这里的“羞见”,传达了一种内心的谦逊和自我反省,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与那些修行者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他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题秦隐君丽句亭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

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题稚川山水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张挥使

谪戍孤城小,思家万里遥。

汉廷求卫霍,剑佩上青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赠李唐山人

此意无所欲,闭门风景迟。

柳条将白发,相对共垂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