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岩山

岩深秋欲暝,壁势若飞空。

沓嶂围天外,阴泉吐雾中。

石藤多卷曲,竹树郁菁葱。

冥悟寻真契,兹山趣亦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岩山秋季傍晚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岩、壁面、峰峦、泉水、藤蔓、竹树等自然元素的生动形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悟与共鸣。

首句“岩深秋欲瞑”,以“岩深”点明地点,暗示山岩之深邃;“秋欲瞑”则描绘出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下来,“壁势若飞空”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壁的陡峭之势比作飞翔于空中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山岩的高峻与壮观。

“沓嶂围天外,阴泉吐雾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层层叠叠,仿佛将天空包围,而山间的泉水在雾气中流淌,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营造了神秘莫测的意境。这里,“沓嶂”形容山峦密集,“阴泉”则指山间幽暗处的泉水,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奥秘。

“石藤多卷曲,竹树郁菁葱”则转向对岩石上藤蔓和竹林的描写。石藤的“卷曲”与竹树的“郁菁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展现了一种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后者则描绘了竹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这两句通过植物的不同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最后,“冥悟寻真契,兹山趣亦同”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山水之间所获得的心灵感悟与共鸣。这里的“冥悟”意味着深刻的领悟或顿悟,而“真契”则指向了真理或本质的联系。诗人似乎在探索自然与内心之间的深层联系,找到了与大岩山共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岩山秋季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共鸣,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

胡太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己亥元旦试笔次李西莲韵

万里条风拂曙晴,草堂春色动江城。

疏慵久应偕中散,旷达何须效步兵。

绕座屠苏欣劝酒,几家鸾玉竟吹笙。

芳时不羡谈经席,自爱梅花索笑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王燕友归里唔同社诸子韵

长安杯酒胜交初,况是髫年砚席余。

君已鸾台荣献纳,我还北阙未征除。

星应喉舌通辰极,径辟羊求总寂居。

一自草堂甘赋隐,不堪涸辙对悬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冒巢民年伯六十双寿

六十年来水绘园,笔酣五岳小乾坤。

鹿车偕隐推先达,虎观传经有后昆。

一日党人留信史,千秋才子骂权门。

锦堂留作斑斓舞,忠孝清名海内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李陵庙

重围深入计原疏,兵败途穷力尽初。

汉帝寡恩臣至此,苏卿返国尔何如。

殊乡落日千山雪,痛哭陈情一纸书。

此处未应遗庙在,寻踪仍向远公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