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下题竹寄刘仲兼

谬忝玉堂署,荏苒四十年。

始来当壮龄,不觉今皓颠。

水木有本源,谁能忘桑梓。

耿耿旦暮心,迢遥七千里。

仰承圣主仁,优诏赐暂归。

归来入闾巷,十室已九非。

素交皆下泉,存者才百一。

容颜变故常,聆音但彷佛。

岂乏后来者,貌同多异心。

鸱枭产凤窠,枳棘生桂林。

感我衰病怀,忧来向谁道。

前后左右人,雷同讥我耄。

贤哉吏部孙,夙昔吾所知。

居贞而履素,身老心不移。

念我久仳离,时来相慰藉。

言必合典则,义不苟取舍。

譬如群飞中,见此五色鸾。

又如丛荟中,见此青琅玕。

我行有程期,过别情缱绻。

别来未几日,忆子常在眼。

因风寄平安,托此修竹枝。

岁晏当来归,永结林下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德州城下题竹寄刘仲兼》,通过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谬忝玉堂署,荏苒四十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有幸在朝廷任职,却已度过四十年岁月的感慨,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始来当壮龄,不觉今皓颠”则是对从年轻到年老的转变的直接描述,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叹。

“水木有本源,谁能忘桑梓。耿耿旦暮心,迢遥七千里”几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水木比喻自己的根系,强调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仰承圣主仁,优诏赐暂归。归来入闾巷,十室已九非”描绘了诗人被皇帝恩准暂时归乡的情景,却发现家乡已经物是人非,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素交皆下泉,存者才百一。容颜变故常,聆音但彷佛”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世无常,朋友或逝去或远离,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记忆。

“岂乏后来者,貌同多异心。鸱枭产凤窠,枳棘生桂林”运用比喻,指出尽管有新的人出现,但内心却难以相同,社会风气的败坏如同恶鸟占据良巢,荆棘生长于名贵之地。

“感我衰病怀,忧来向谁道。前后左右人,雷同讥我耄”表达了诗人面对衰病和世态炎凉的无奈,感到孤独和被误解。

“贤哉吏部孙,夙昔吾所知。居贞而履素,身老心不移”是对友人的赞美,强调了其品德的高尚和内心的坚定。

“念我久仳离,时来相慰藉。言必合典则,义不苟取舍”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言行举止的高度评价,认为其言行符合经典原则,不随便取舍。

“譬如群飞中,见此五色鸾。又如丛荟中,见此青琅玕”将友人比作珍贵之物,表达了对其人格魅力的欣赏。

“我行有程期,过别情缱绻。别来未几日,忆子常在眼”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不舍和对友人的思念。

“因风寄平安,托此修竹枝。岁晏当来归,永结林下期”则是诗人希望借助风力传递平安的消息,期待未来能再次相聚,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竹寄艮侄

嗣宗与兄子,俱是竹林人。

远道念阿咸,平生心所亲。

去乡越三纪,还乡甫四旬。

契阔未及展,缱绻未获伸。

南风吹大江,官船发江滨。

尔从五云来,追饯螺川津。

相违甫旬浃,相思渺烟云。

上堂侍慈亲,致养供晨昏。

下堂饬诸子,力学追前闻。

先茔布坰野,能不怀深恩。

春秋雨露零,洒扫无惮勤。

爱尔刚直资,殷勤赠霜筠。

常固清贞节,用以谢尘氛。

形式: 古风

送王原之诗(其一)

暮春时雨霁,嘉卉蔚纷敷。

交交黄鸟鸣,送子城东隅。

念兹万里别,执辔仍踌躇。

丈夫四海志,谁能倦驰驱。

所重在兼济,奉国效良图。

鞠躬罄丹诚,千春垂令誉。

形式: 古风

送王原之诗(其二)

雄藩庾岭外,邈在南海堧。

山川旷阻隔,气候何其偏。

九龄与安道,自昔有名贤。

如何岩谷幽,犷俗比难镌。

仁化可革顽,文教可柔坚。

君子奉皇命,敬哉赞旬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王原之诗(其三)

青松起中林,棘蔓缠其枝。

棘蔓一朝萎,陨堕沦污泥。

松枝禀贞性,干云色不移。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

天道讵可欺,谗者旋自隳。

临别举离觞,犹嗟贝锦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