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此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之手,题为《听竹枝赠李侍御》。诗中的“巴童巫女”指的是古蜀地的巫女,以其歌舞著称,而“竹枝歌”则是流传于巴蜀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以竹管制成的笛子演奏,曲调优美动听。
诗人通过“懊恼何人怨咽多”一句,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内心的苦闷。这里的“懊恼”意味着忧愁烦躁,“怨咽”则是怨恨不满的情绪,这些情感积聚在心中,如同呜咽般难以排解。
而“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音乐的依恋和渴望。尽管音乐带给他的是暂时的慰藉,但这种美好的瞬间却让他感到无比的留恋。他希望能够长久地聆听到这样的旋律,并且寻求从中获得教诲,找到心灵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竹枝歌”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通过艺术来慰藉心灵、寻找精神寄托的渴望。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声似胡儿弹舌语,愁如塞月恨边云。
闲人暂听犹眉敛,可使和蕃公主闻。
江州去日听筝夜,白发新生不愿闻。
如今格是头成雪,弹到天明亦任君。
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勤更弄看。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花脸云鬟坐玉楼,十三弦里一时愁。
凭君向道休弹去,白尽江州司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