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门外眺望回舟作示蕴素

往年三至滕王阁,年年阴雨舟中住。

今年发奋欲往游,泊舟衔尾难登路。

更棹小舟浮浪间,周回万舸终无罅。

日莫烟深何所之,仆夫皇恐舟人怒。

隔江似有三数家,掠浆斜飞向西渡。

软沙著屐恰已轻,野庙寻僧亦微趣。

回首却望章都门,明皇烁烁然灯初。

崇台似有行人趋,黄昏望绝不可呼。

珠帘画栋知有无,文采风流不到吾。

寸步有命今弗图,四上不至亦已夫,还及吾子寻欢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对往昔游历地点的追怀与现实中的不易到达之间的矛盾。诗中通过“往年三至滕王阁,年年阴雨舟中住”表达了作者曾多次在滕王阁停留,经历过连绵的阴雨,这里已成为他心中的记忆之所。但在今年,他却遇到了难以登岸的困境,“泊舟衔尾难登路”。此情此景,使得作者更加珍惜往日的游历。

诗人通过“更棹小舟浮浪间,周回万舸终无罅”描绘了自己驾着小船在波涛中前行的情形,但即便是这样,也无法找到一条通向心之所向的道路。这里,“万舸”可能象征着无尽的追求与探索,而“终无罅”则表达了一种渴望却难以达到的无奈。

接着,诗人写道:“日莫烟深何所之,仆夫皇恐舟人怒。”这里,“日莫”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昏黯,而“仆夫皇恐舟人怒”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担心这种追忆会激起舟人的愤怒。

诗中随后出现了“隔江似有三数家,掠浆斜飞向西渡”的描写,这里作者似乎在描述自己与远方的联结,或许是对某种理想或情感的追求。然而,“软沙著屐恰已轻”则让人感到一种行走中的安静和淡然,尽管“野庙寻僧亦微趣”表明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寻找。

最后,诗人的目光转向回忆中的章都门,“回首却望章都门,明皇烁烁然灯初”。这里,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让人感到一种难以企及的情感。紧接着,“崇台似有行人趋”则表现了对往昔盛景的怀念,而“黄昏望绝不可呼”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那份美好时光无法再次召唤的无奈。

全诗最后,作者写道:“珠帘画栋知有无,文采风流不到吾。”这里,“珠帘画栋”可能象征着高贵和艺术,而“文采风流不到吾”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达到那种境界的自谦。接着,“寸步有命今弗图,四上不至亦已夫”显露了一种接受现实、放弃过往的决心。而最后,“还及吾子寻欢娱”则是诗人对后世子孙能够寻找到快乐和享受的人生态度的一种祝愿。

这首诗通过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艰难与不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时间流逝、历史沉淀和个人理想无法达成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守风不行而船得泊岸浦仙去之安福内人触动悲怀余无以慰之乃携之游滕王阁各为长歌一篇以取欢

我惭不至滕王阁,子说曾登太白楼。

闻言使我渺愁绝,何得当前懒即休。

北风一夜送南客,北客稍稍泊岸头。

我今为子毁前作,子得不与我同游。

江山城郭非异物,且复登阁览一周。

阁上金书作何语,人人秋水长天句。

阁下诸公尽有问,不脱珠帘画栋文。

可怜韩退之,澹语不成用。

分明作者才,弃置无人诵。

询吾云君谓不然,勃虽三尺已占先。

谁令退之更疏懒,言语恢诡足不前。

空藉文字与人斗,虽设百彩乌能传。

君诗莫须为我毁,君之故步真当捐。

嗟哉尔言岂不贤,吾今从谏如转圜。

但当与尔遍览名迹题山川,往至太白楼下一醉沈千年。

形式: 古风

举足一首

举足能归归不得,恼人天气复晨昏。

日光昼软来穿户,风力宵沈自打门。

家弄近知黄菊好,婿乡空忆短篱存。

不如海冻江河涸,雪地冰天得自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栀子花

碧叶衔葩孰浅深,人天浑合到如今。

一从白地腾枝出,日对青天倚树吟。

光景谁能驻窗隙,吾身真合老墙阴。

朱栏火炙衣尘满,惜此渊渊抱冻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伯行不喜烘开牡丹为诗道其意依韵和之

伯行才气不可当,一蹴已就欧苏堂。

颉颃古人岂在貌,肺腑净洁心肝芳。

不喜人情浪颠倒,要与一世守大常。

爱惜廉隅到花卉,恸其早被园丁殃。

思量雍培待时至,听任造物施丹黄。

北方天地君知否,满眼沙漠蒙曦光。

一年三时在冰窖,悠悠后土无春藏。

老蟠孤根向龙蛰,那有惊雷来发扬。

园丁似比宋人智,突出异卉如人长。

一苞一金岂为贵,陆生何不倾归囊。

我悲寓园太萧瑟,每醉欲倒依公傍。

岂知金碧楼台下,也有寒人抱雪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