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痕沙

六曲屏山云叠。八尺桃笙如雪。风气透纱凉。

荔枝香。斜月银塘初晓。白菡萏花开了。

七十二鸳鸯。一双双。

形式:

鉴赏

这首《一痕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清凉画面。开篇“六曲屏山云叠”,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层层叠叠的云彩比作屏风,既形象地展现了云的形态,又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接着,“八尺桃笙如雪”一句,将桃笙(一种竹制的凉席)比喻为洁白的雪,生动地表现了其质地的轻柔与颜色的纯净,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凉爽。

“风气透纱凉”进一步强调了空气的清新和凉爽,纱的轻薄透亮使得微风能够轻易穿透,带来一丝丝凉意。而“荔枝香”则引入了一种甜美的香气,荔枝的甜美与清凉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斜月银塘初晓”描绘了清晨时分,月亮斜挂天际,银色的光芒洒在水面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银光,充满了宁静与祥和。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也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最后,“白菡萏花开了。七十二鸳鸯。一双双。”将视线转向了池塘中的荷花与鸳鸯,白荷花在晨光中绽放,象征着纯洁与美好。而“七十二鸳鸯,一双双”则以数量的精确描绘,展现了鸳鸯成对出现的和谐景象,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清凉、甜美、和谐与梦幻的夏日清晨图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眼儿媚

星明天淡月横钩。笛响荡回流。

碧城西去,柳烟一角,上有高楼。

宿寒料峭东风紧,吹动昔年愁。

春残花底,梦醒天末,人在心头。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重叠金/菩萨蛮.上元灯词同小谱

绣尘软荡香无力。天街月避楼台色。春影闹蛾红。

背灯娇煞侬。扶归人醉倦。夜定遥筝断。

花暖护纤莺。帘风转笑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卖花声/浪淘沙.春日同小谱登吴山坐野园梅花下

含思倚回栏。地静人闲。落花和雪点斑斑。

春霭微收新翠动,小鸟啼还。客袂怯寒单。

清梦珊珊。湖天如画笛声残。

鹤影水香知有约,明日孤山。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菩萨蛮

依依人语花云叠。凤钿堕响回停屧。瘦影可怜妆。

一枝秋海棠。昨宵凉思阔。坐梦楼西月。

月好怯风尖。捲帘还下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