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点无多小似萤,虚堂夜静灭还明。
若教安顿无风处,犹可从容到五更。
这首诗名为《灯》,作者是宋代诗人潘牥。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盏微弱的灯火,形象生动。"一点无多小似萤",诗人形容灯光微弱,犹如萤火虫一般闪烁不定;"虚堂夜静灭还明",夜晚的静谧使得灯火的明灭更加明显,展现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设想如果能将这盏灯安置在无风之处,它就能稳定地燃烧,"犹可从容到五更",暗示着灯光可以陪伴人们度过漫漫长夜,直到天明。整首诗通过描绘灯的形象,寓含了对安宁与坚守的寓意。
不详
初名公筠,避理宗讳改。端平二年(1235)进士第三名,调镇南军节度推官、衢州推官,皆未上。历浙西茶盐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学正,旬日出通判潭州。淳祐六年卒于官,年四十三。有《紫岩集》,已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宋史》、《南宋书》有传。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岩词》一卷。存词5首
问渠得似山间日,犹自筠笼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闻君妙得医王诀,我病劳君指下求。
天与一般愚直性,不知何剂可能瘳。
玉天无滓月光寒,霁色分明在露盘。
一夜九重全不寐,时教中使捲帘看。
柯伐移来得得长,想渠历晋复经唐。
惯于岩畔谙风雨,可与人间作栋梁。
二室七仙同守护,千杉万桧任低昂。
向来诸葛祠前柏,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