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诗人释普鉴之手,名为《颂古二首(其一)》。诗中以“拈花”为引子,借用了佛家典故,暗示着禅宗的法脉传承。首句“拈花亲付老头陀”,形象地描绘了佛陀以一朵花传递佛法给摩诃迦叶的情景,象征着佛法的直接传授和精神的接续。接下来,“平地俄兴一丈波”,则比喻佛法在看似平静的世间突然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暗示佛法的影响力深远且震撼。
后两句“后代钉椿摇橹者,竹篙量水转譊讹”,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传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里“钉椿摇橹”可能是指那些在佛法传播过程中,试图稳定局面或推动教义前进的人们,而“竹篙量水转譊讹”则表达了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解或曲解,强调了佛法传播的难度以及需要不断澄清和正本清源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探讨了佛法传承与传播中的种种挑战和复杂性,体现了禅宗对佛法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传播过程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