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龙洞,唐开化寺也

一山蟠作狮身,就中笠子天光小。

洞当凹处,海涛常响,法云难扫。

断溜生苔,疏风替扇,客同秋到。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伋,空巢结、金光草。

南渡那堪重道。认摩崖、荒烟落照。

当时名士,新亭泪落,旭阳天老。

树倒栖禽,钟清唤月,依然古庙。

听酒边人语,佛狸当死,匣中龙啸。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龙洞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山水画面。首句“一山蟠作狮身”,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山势的雄浑,犹如巨狮盘踞。接着,“就中笠子天光小”一句,运用比喻,形容山洞内光线微弱,宛如一顶斗笠遮挡了大部分阳光。

“洞当凹处,海涛常响,法云难扫”描绘了洞穴深邃,仿佛海浪声回荡其中,佛法的清净也被这自然之声打破。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洞内的苔藓生长和微风吹过,暗示了岁月的痕迹和季节的变换。

“想有唐人住,其名曰伋,空巢结、金光草”则引入历史的想象,暗示此地曾有人迹,可能是一位名叫伋的唐代人物留下的遗迹。诗人感慨南渡之后,再次探访此地,面对荒烟落照,不禁心生感慨。

“当时名士,新亭泪落,旭阳天老”借典故表达对往昔名士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后文写到树倒钟鸣,月照古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沧桑的氛围。

最后,诗人通过“听酒边人语,佛狸当死,匣中龙啸”收束全诗,借酒言欢与历史沉思交织,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英雄末路的寓言式表达。

整体来看,赵熙的这首《水龙吟·龙洞,唐开化寺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洞的自然景观,融入历史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情.凤仙

红儿欲活,是蕊珠内史,托生丹穴。

对对明妆,和就猩猩守宫血。

一片霞痕正午,浓绿衬、朱栏千叶。

商画稿、配入香风,金粉玉胡蝶。花国。又端节。

正唾绒碧窗,酒潮新发。

玻璃指甲,染上麻姑更娇绝。

却笑生来性急,小红豆、一房秋裂。

好夜夜秦楼里,玉箫唤月。

形式:

声声慢.荷池清晓

睡红乍洗,凉翠新装,清晨出浴华池。

露影含娇,无人故作风欹。

将开未开更好,幻巫山、嫩到瑶姬。

纤鳞动,把铜华皱了,片片胭脂。

半世曾看太液,记殿头红日,花外黄旗。

各认前生,个中心苦怜伊。

清墩一条波路,说君恩、西海为期。

吟未已,叶田田、飞下鹭鸶。

形式:

台城路.蛇衣,端午翌日作

知非药店飞龙骨,苔边委衣横地。

薄片冰花,碎光云母,蜕处可胜憔悴。

馀腥未洗,看点点斑斑,草根攒蚁。

苦盼长春,那知微命竟如此。

拦腰分下一剑,酒阑经大泽,逃得刘季。

添足求工,残鳞换世,身价今轻于纸。

焚灰化水,怎医遍金疮,虫沙万队。

蛇子蛇孙,祖龙新秽史。

形式:

木兰花慢.寄休庵

散仙羊市宅,绿槐影,闭柴关。

自消夏其中,竹山竹屋,花外花间。谁弹。

半塘旧调,笑沙哥、油碧引东川。

生就方城旧尉,嘉名天付金荃。乡园。何日归年。

罗带水、玉簪山。买茅屋三间。杉湖一角,先坐无钱。

人传。祖龙已死,愿苍天无鹿逐中原。

世局那知魏晋,禅心自定风幡。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