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芙蓉老去。没个销魂处。今雨不来来旧雨。

心与亭台俱古。青溪一曲盘桓。粥鱼茶板荒寒。

多谢画师慰我,红妆打桨同还。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芙蓉凋零,寒风凛冽的画面。诗中以“芙蓉老去”开篇,点明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衰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没个销魂处”,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之感,似乎在说,连销魂的地方都找不到了。接着,“今雨不来来旧雨”,运用了双关手法,既指现实中的雨水未能如约而至,也暗喻人心的冷暖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心与亭台俱古”,将诗人的心境与古朴的亭台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现实的无奈。接下来,“青溪一曲盘桓”,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青溪,诗人在这里徘徊,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

“粥鱼茶板荒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寒冷,粥鱼茶板象征着生活的简朴与清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后,“多谢画师慰我,红妆打桨同还”,诗人感谢画师用画笔为他带来了温暖与安慰,同时表达了希望与友人一同返回温馨之地的愿望,透露出一丝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

灵鹊飞秋夕,香车驾暮烟。针儿七个尽情穿。

略费玲珑七孔藕心钱。床上宜施宝,琴中替辨弦。

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水龙吟

虎头燕颔书生,相逢细把家门说。

乾隆丙午,鲸波不靖,凤山围急。

愤气成神,大招不反,东瀛荡坼。

便璇闺夜闭,影形相吊,髽子矮,秋灯碧。

宛宛玉钗一股,四十年、寒光不蚀。

微铿枕上,岂知中有,海天龙血。

甲子吟钗,壬申以殉,钗飞吟歇。

到而今,卷里钗声,如变徵,听还裂。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后庭宴.用南唐人韵

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青裙缟袂话三生,个侬道是楼东玉。

蛮笺宫体闲钞,他日娱卿幽独。

我歌得宝,不唱销魂曲。何处是新巢,刺桐花䍡?。

形式: 词牌: 后庭宴

定风波.五月十二日即事

十里榴花一色裙。三吴争赛楚灵均。

吴舞传芭如楚舞。儿女。中流箫管正纷纷。

别有高楼人一个。独坐。背灯偷学制回文。

许我幽寻凉月下。闲话。去年今日未逢君。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