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石滩

雨湿浈阳暮,风鸣浪石寒。

鸬鹚飞不起,横过钓丝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江面的凄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冷寂。

首句“雨湿浈阳暮”,以“雨湿”二字开篇,点明了天气的阴沉,而“浈阳暮”则暗示了时间的傍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氛围感。雨滴落在水面上,使得整个浈阳显得更加湿润,暮色的降临更添了几分苍茫与深邃。

次句“风鸣浪石寒”,紧承上句,将视角转向了风与浪石的互动。风声在耳边回响,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浪石在风的吹拂下,发出阵阵寒意,不仅指温度上的寒冷,也暗喻着内心的孤寂与悲凉。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风的呼啸和浪石的颤抖。

第三句“鸬鹚飞不起”,将视线转向了水边的鸬鹚。在这样的天气里,鸬鹚似乎失去了飞翔的动力,只能静静地站在岸边或水面,显得格外孤独。这一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通过鸬鹚的形象,象征了人在逆境中的无力与挣扎。

最后一句“横过钓丝滩”,将目光投向了远处的钓丝滩。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人在垂钓,也难以享受那份宁静与悠闲,反而增添了几分荒凉与寂寞。这句话以静态的画面收尾,却让人感受到了深藏其中的动态情感,仿佛在述说一个关于等待与失落的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风、浪石、鸬鹚和钓丝滩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凄美与哀愁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54)

汤显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若士、。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字:义仍
  • 号:海若
  • 籍贯:清远道
  • 生卒年:1550—1616

相关古诗词

觐回宿龙潭

是岁春连雪,烟花思不堪。

雨中双燕子,今夕是江南。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覃]韵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其一)

小楼枕石根,波浪溅檐瓦。

游客莫凭阑,大江在其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马]韵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其二)

浓寒辍校书,晨酒宿颜面。

隐几不成眠,静听水石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王龙屿绣林江阁值雪杂诗(其三)

皓然满一洲,洲畔千樯列。

不见舟中人,但见舟上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