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

换谱伊凉,选歌燕赵,一番乐事重起。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济楚众芳围里。年年佳会。

长是傍、清明天气。

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一簇猩罗凤翠。

遍东园西城,点检芳事。

铃斋吏散,昼馆人稀,几阕管弦清脆。人生适意。

流转共、风光游戏。

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

翻译

改变曲调,选自燕赵之地的歌曲,又一次带来欢乐。
花朵绽放笑脸,柳枝柔弱如腰肢,众多美丽的花儿围绕其中。每年的聚会。
总是临近清明的好天气。
恰逢牡丹盛开,香气浓郁,蜀地的红花如同初醒的美人。一片繁花似锦。
从东园到西城,遍寻美好的事物。
官署静寂,白天馆阁人少,清脆的音乐声回荡。
人生在世,应尽情享受风景和游戏。
遇到美景,随意欢愉,怎能不趁着良宵痛饮。

注释

换谱:改变曲调。
伊凉:古代乐曲名。
燕赵:古代地区名。
花新笑靥:新开的花朵像笑脸。
柳软纤腰:柔软的柳枝如细腰。
魏紫:牡丹的一种,色紫。
蜀妆:蜀地的花卉或女子妆容。
猩罗凤翠:鲜艳的红色和绿色织物。
遍东园西城:遍布各个园林城市。
铃斋:官署中的小屋。
吏散:官员下班。
几阕管弦:几首乐曲。
清脆:声音清亮。
流转共、风光游戏:随风流转,与自然景色相伴游玩。
取次成欢:随意地快乐。
良夜:美好的夜晚。
休醉:不要停止饮酒作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宴会图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换谱伊凉”、“燕赵之选”等词汇,展现了当时音乐文化的繁荣和文学社交活动的热闹。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而是充满文艺气息的盛宴。

“花新笑靥,柳软纤腰”,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绘,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人物,却巧妙地将人的喜悦和大自然的生机融为一体。

“济楚众芳围里”则是对宴会场景的进一步烘托,通过“济楚”二字,暗示了宴会的高雅与精致。诗人还借用“年年佳会”表达了对这类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

接下来的“长是傍、清明天气”、“正魏紫衣染天香,蜀妆红破春睡”,则描绘了一幅鲜活的春日画面。这里,“傍”字使用得当,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暗示了宴会的悠长与愉悦。同时,通过对服饰和香气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

“一簇猩罗凤翠”中的“猩罗凤翠”,则是对宴会上乐器演奏声响的生动描绘。诗中多次使用“点检芳事”的手法,表明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细节的关注和欣赏。

至于“铃斋吏散,昼馆人稀”等句,更是深化了宴会场景的描绘。这里,“铃斋吏散”、“昼馆人稀”,不仅展示了宴会结束后的宁静与淡雅,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几阕管弦清脆。人生适意”则是对整个宴会氛围的一种总结,通过乐器的声音,传递了诗人对于人生乐趣的珍视。而“流转共、风光游戏”、“到遇景,取次成欢,怎教良夜休醉”,则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无限向往和享受,以及面对佳境佳节时那种不愿结束的惬意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文学色彩、音乐氛围和春日风光的宴会场景。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更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

收录诗词(75)

刘子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昼锦堂

思纵步,时自驻篮舆,策杖荒郊。

为有柔荑可坐,野菜时挑。

思忆家山行乐处,片心时逐野云飘。

歌长铗、遥寄故人,归路赋隐辞招。

形式: 词牌: 昼锦堂

洞仙歌.寄刘令君潜夫

风餍雨足,也解为花地。收拾浮云放新霁。

爱调亭小翠,点滴猩红,新妆了,妃子朝来睡起。

遥知春有主,整顿欢娱,兴在新亭锦围底。

便选歌燕赵,授简邹枚,须记作他日,城山盛事。

笑东君不用管杨花,任飞去天涯,在东风里。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贺新郎.登玉田峰

柱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满江红.风泉峡观泉

云壑飞泉,蒲根下、悬流陆续。

堪爱处、石池湛湛,一方寒玉。

暑际直当磐石坐,渴来自引悬瓢掬。

听泠泠、清响泻琮琤,胜丝竹。寒照胆,消炎燠。

清彻骨,无尘俗。笑幽人忻玩,滞留空谷。

静坐时看松鼠饮,醉眠不碍山禽浴。

唤仙人、伴我酌琼瑶,餐秋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