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梁鼎芬所作的《壬子春怨(其二)》。诗中以红梅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怨之情。首句“红梅何事有双身”,以红梅的并蒂开放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孤独,如同无伴的夜晚,难以入眠。“永夜孤心不寐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两句“病马雪寒犹恋月,流莺天暖即争春”,通过描绘病弱的马在寒冷中仍眷恋月光和流莺在温暖季节争先恐后地报春,寓言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春天的期待仍未消减。
“情中剑首轻吹吷,劫后琴心忍作尘”这两句,诗人将情感比作剑首,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保持着锐利,但又不愿让这份情感随风而逝,如同劫后余生的琴心,宁愿忍受寂寞,也不愿成为尘土。
最后两句“玉女邅回还在侧,云璈奏罢惨赪唇”,以玉女和云璈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玉女徘徊,云璈演奏后的惨淡表情,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哀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