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答玄亮松坛诗草有赠

松鬣摇风韵最清,如何纸上作松鸣。

海潮夜梵三千丈,哀角危楼十五声。

流出空山泉自语,飘残明月雁孤横。

莫言俗耳听无准,还有松坛是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松为题,借松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首联“松鬣摇风韵最清,如何纸上作松鸣”,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松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其韵致清雅脱俗,即便是在纸上描绘,也仿佛能听到松涛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颔联“海潮夜梵三千丈,哀角危楼十五声”,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海潮与夜梵的宏大景象与松树相联系,暗示松树不仅存在于自然之中,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同时,“哀角危楼十五声”又增添了几分悲凉与深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维。

颈联“流出空山泉自语,飘残明月雁孤横”,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心灵的对话。泉水从空山中流淌而出,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明月下的孤雁则孤独地横跨天际,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生命的孤独之美。这一联通过动与静、有声与无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尾联“莫言俗耳听无准,还有松坛是主盟”,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呼吁,强调即便是世俗之人,也能通过聆听自然之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理与美好。松坛作为自然与精神的交汇点,成为了评判与引领的标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审美价值。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胡南征还皖城

浮上海踪动隔年,归心忽系绿杨烟。

锦袍白马嘶芳甸,翠管银筝上画船。

岭海交游新臭味,燕台花月旧因缘。

奚囊收拾江山去,又向云中飏玉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其一)

濒行揽袂意何与,丹荔炎云映客裾。

箧有牙琴应奏水,袖携冯剑岂弹鱼。

天边屡换朱厓月,海外难传白下书。

君去我留成底事,可谁看竹到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其二)

荷香冉冉扑征辕,软雨柔风汎绿尊。

茉莉有香传陆贾,葡萄无种忆张骞。

閒依榕幕唯吟柳,梦逐莱裾亦绕萱。

南北路岐堪一叹,可能相别不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汪尔含还新安兼讯白下旧游用命美韵(其三)

南溟贴汉淼无涯,蚌腹鳌肩万丈霞。

怪石沈波生铁树,咸潮著岸尽盐花。

三山浮水人如鹤,五夜冲星剑是蛇。

归去黄山寻旧隐,为言蓬岛得金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