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的《初春感兴(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清晨赴朝的情景,以及对自身功业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候晓追趋汉殿东,九重春色万方同。”描绘了诗人早起赶往皇宫的情景,春天的景色在皇宫内外都显得生机勃勃,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和谐。
颔联“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鬓惊心岁月中。”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感叹自己年华易逝,岁月匆匆。这里的“接武”意为追随,暗含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勋业明时看补衮,文章壮志愧雕虫。”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期望与自省。他认为在明时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弥补国家的不足之处,但同时又谦虚地表示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过是雕虫小技,不足以与国家大事相提并论。
尾联“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简从容太乙宫。”描绘了一幅祥瑞之象,夜晚的青藜杖发出光芒,似乎预示着将有重要之事发生。诗人想象自己在太乙宫接受任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君主、时光和个人成就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国家繁荣的向往,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