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州

眼明蔡谱稔莆风,筠笼初开见老红。

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州同?

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

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俶玉以丹午所寄莆荔三百分饷赋谢因讯特舟直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收到荔枝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荔枝品质的赞赏。

首句“眼明蔡谱稔莆风”,通过“蔡谱”和“莆风”暗指荔枝的品种和产地,暗示荔枝的优良。次句“筠笼初开见老红”描绘了打开竹篮看到熟透的荔枝,色泽鲜艳的老红,形象生动。

“香味不愁三日变,飘摇谁信二州同?”两句赞美荔枝的香气持久,即使经过长途运输,香味依然不变,表达了对荔枝保鲜能力的惊叹。

“载醪一骑系何厚,报玖盈筐亦已丰”中,“载醪”和“报玖”都是对馈赠的敬称,诗人感慨收到如此丰富的荔枝,深感对方的情谊深厚。

最后两句“便乞斜川讯坡老,可持闽产较涪戎?”借晋人王羲之的典故,表达诗人想与友人比较福建荔枝与四川(涪戎之地)荔枝的优劣,流露出对荔枝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荔枝的细致描绘和品评,展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欣赏和对人情的珍重。

收录诗词(880)

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入鼓山

雨泊江湾喜见星,可曾一诺负山灵?

廿年算与云泉习,万事浑随齿发零。

尚亦有人规柱石,未应无地著巾瓶。

月明留得岩前瀑,准备虚楼彻夜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仲昭以书告窆兼将入都访求遗稿怆赋

梦寻才熟江南路,腹痛何缘蓟北行。

八表同昏偏剩我,九原可作若为情?

故知白璧无多福,敢望青编有定评?

满眼边烽封树竟,麻衣凄绝入王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答实甫

病橘荒州自负霜,好春如梦剩回肠。

鬓丝坐阅恒沙劫,心事烧馀楚泽香。

遗响江湖谁正始?清波亭榭近沧浪。

秋来政有跫然喜,莫问漫漫夜短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冬夜同行陀看月邻霄台寄怀嘿园日本

四山如昼见秋豪,便借天风散郁陶。

容易一年冬又燠,相望重海月谁高?

阴晴那复知明日,丘壑何期属我曹。

灯火山楼依旧在,夜阑欠汝耳松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