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宛上人的生活与心境。首联“宝书梵律自分科,黄卷青灯更琢磨”展现了一种静谧而专注的修行氛围,宛上人以经典为伴,夜以继日地研读与思考。颔联“花落闲庭春定久,尘生虚榻夜吟多”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静,即使在春去花落、夜深人静之时,宛上人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颈联“琴长弹后声偏韵,丹未烧前气已和”进一步展现了宛上人对音乐与道家炼丹之术的追求,琴声悠扬,丹药未炼,但其内在的和谐之气已显露无疑。尾联“我所重君清苦处,可曾一日离烟萝”表达了对宛上人清贫修行生活的敬佩与赞美,即便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宛上人也未曾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始终与自然界的烟云松萝为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宛上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质的深切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