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三)

潜园高卧老袁安,桂树飘香几岁寒。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

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隐士在潜园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其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首句“潜园高卧老袁安”以袁安卧雪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隐士的高洁与淡泊。接着,“桂树飘香几岁寒”一句,借桂树之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高洁品质的恒久不变。

“人仰盛名归洛下,天留耆德壮词坛”两句,赞美了这位隐士不仅在生前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品德与才华也对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人仰盛名”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天留耆德”则强调了他的高龄与德行,使他成为文坛上的一座丰碑。

“五旬夫妇齐眉易,三世儿孙膝绕难”通过描述夫妇间的和谐与三代同堂的温馨场景,展现了隐士家庭生活的幸福与美满。这两句既是对隐士家庭生活的美好描绘,也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最后,“怪底元方常后席,凤楼云气墨初乾”两句,以元方让座的典故,进一步赞颂了隐士谦逊的品格。同时,“凤楼云气墨初乾”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隐士创作时的意境与氛围,暗示其作品如同云雾中的凤凰,充满了灵性和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品德、家庭以及创作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作品。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次韵德升尚书永庆阁后观梅之作

托根层石下,閟艳重檐阴。

爱日少回照,淑气潜相寻。

入牖暗香上,俯栏重蘤深。

孤绝迥多态,繁秾徒满林。

怪君独吟赏,却酒不为斟。

应曾共花约,遂拟合朋簪。

雪意殊未已,寒英虞见侵。

闻花正芬馥,相向一披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次韵国佐侍郎即事

雪霁春未和,寒云惨多阴。

同乡有期约,学海慵沿寻。

吾衰今得友,晚交契则深。

岁寒见松柏,茂悦依同林。

倚市人所贱,在山泉可斟。

蟠桃着实迟,劝我简蒿簪。

吟窗拥翠娥,分定那得侵。

愧笑领君意,取酒问胸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国佐二诗(其一)

羁旅念乡县,衰迟惊岁阴。

交朋慰幽独,诗酒相追寻。

求盟敌难弭,助顺天意深。

边书息障候,喜气到山林。

联裾得良会,举白毋缓斟。

话旧諠笑语,拚醉攲冠簪。

梁尘歌响堕,玉颊酒红侵。

殷勤捧杯意,不惜污罗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次韵国佐二诗(其二)

官闲一何幸,安坐阅光阴。

世事来无端,循环那可寻。

名高毁易至,官达忧常深。

岂敢慕华屋,且愿依中林。

主人真好客,置酒每共斟。

里仁知有托,计决拟投簪。

乐饮不泰至,归夜从深侵。

梅英苦留恋,著人香满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