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春梦

凤楼倚倦。正海棠睡足,锦香衾软。

似不似、雾阁云窗,拥绝妙灵君,霎时曾见。

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

到教人觑了,非假非真,一种春怨。游丝落花满院。

料当时、错怪杏梁归燕。

记得栩栩多情,似蝴蝶飞来,扑翻轻扇。

偷眼帘帷,早不见、画眉人面。

但凝红生半脸,枕痕一线。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翻译

凤楼疲惫倚靠,海棠花儿沉睡,锦香被褥柔软。
仿佛如梦似幻,雾气缭绕的阁楼窗户,曾有绝色仙子瞬间出现。
屏风后的吴山,隐约可见兽环半掩的门扉。
让人看不清真假,只留下春日的幽怨。院中游丝落花飘零。
想当初,或许误以为是杏梁归巢的燕子。
记得那时燕子多情,像蝴蝶飞舞,轻拂过我的扇面。
偷偷窥视帘幕,已不见了画眉女子的容颜。
只剩下半面红晕,枕边还留有一线痕迹。

注释

凤楼:华丽的楼阁。
海棠睡足:海棠花开得娇艳,仿佛刚从梦中醒来。
锦香衾软:锦缎被子柔软舒适。
雾阁云窗:云雾缭绕的窗户。
灵君:指美丽的仙女。
兽环半掩:兽形的门环半开着。
春怨:春天引发的愁思或遗憾。
栩栩:生动逼真的样子。
画眉人面:指女子的面容。

鉴赏

这首宋词《解连环·春梦》由黄水村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的画面。开篇以“凤楼倚倦”起笔,暗示主人公在慵懒的春日午后倚靠在华丽的闺楼中。海棠花经过一夜的沉睡,香气四溢,锦香被褥柔软舒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慵懒的氛围。

接下来,词人通过“雾阁云窗”和“绝妙灵君”的意象,描绘了一位如仙子般的女子,仿佛在瞬间出现又消失,留下神秘而美丽的印象。随后,“屏里吴山”和“兽环半掩”则暗示了闺房的私密与女子的娇羞。

“游丝落花满院”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场景,同时也暗含着主人公对春燕归来误以为是心上人的期待。词人回忆起那栩栩如生的梦境,如同蝴蝶般轻盈,却意外地惊扰了静谧的气氛。

“偷眼帘帷”描绘了主人公偷偷窥视的情景,然而画眉人已不在眼前,只剩下半面红晕和枕头上的痕迹,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失落感。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春梦的起落,流露出淡淡的春愁和无尽的相思之情。

收录诗词(1)

黄水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上接秦头,远江分楚尾。

形式: 押[尾]韵

挽李制干

先生云卧在梅峰,胸饱珠玑貌自丰。

端坐浑如乔岳象,传经足并化工同。

门前桃李春长在,身后勋名远更通。

见说义兵扶社稷,千年国史纪元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岛吞舟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箓箧垂金缕带,绛囊绛锁玉连环。

静张棋势铺还打,默考仙经补又删。

床并葛鞋寒兔伏,窗横柽几老龙跧。

溪童乞火朝敲竹,山鬼听琴夜撼?。

草暗碧潭思句曲,松昏紫气度深关。

龟成浅甲毛犹绿,鹤化幽翎顶更殷。

阮洞神仙分药去,蔡家兄弟寄书还。

黄精苗倒眠青鹿,红杏枝低挂白鹇。

容易煮茶供客用,辛勤栽果与猿攀。

常寻灵穴通三岛,拟过流沙化百蛮。

新隐渐开侵月窟,旧林犹悦枕沙湾。

手疏俗礼慵非傲,肘护灵方臂不悭。

海上使频青鸟黠,箧中藏久白驴顽。

筇枝健拄菖蒲节,笋栉高簪玳瑁斑。

花气熏心香馥馥,涧声聆耳冷潺潺。

高坟自掩浮生骨,短晷难穷不死颜。

早晚重逢萧坞客,愿随芝盖出尘寰。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卜算子.寿两国夫人胡氏

清晓听麻姑,来约西王母。

共取蟠桃簇玉盘,来劝摩耶酒。

王母问摩耶,此意还知否。

只为曾生我佛来,更与千千寿。

形式: 词牌: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