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

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

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

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

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

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

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

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

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

渝州古雄城,彭君旧建旌。

至今江石上,犹有古时名。

豪杰世已矣,空城俯流水。

复有江东人,来教渝州士。

方侯天机深,大雅托遗音。

沈潜万夫敌,脱略五湖心。

翩然别我往,长揖仙人掌。

疾风吹大旗,落日明斜舫。

即此少相知,相知长恨思。

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范梈的《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方永叔前往渝州任教的深深祝愿与感慨。诗的前两句“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以寻常生活中的景象引出对远方蜀地的想象,暗示友情如明月般清澈照人。

“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长久未见的思念,以及对未知蜀地的期待。接下来,“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描绘了友人深夜启程,离开熟悉的燕服之地,前往遥远的重庆。

“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流露出对友人决心和满足感的赞赏,即使路途遥远,只要能实现理想,心中已感到满足。诗人感叹“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牵挂。

中间部分通过“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等景物,寓言友人旅途的艰辛,而“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则暗含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但仍寄希望于友人在渝州的美好前景。

最后,诗人回忆渝州的历史,赞美友人的才华,并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结尾处,诗人以巫山桂树的意象寄托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重逢的期盼:“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前路的祝福。

收录诗词(629)

范梈(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字:亨父
  • 籍贯:清江(今江西樟树)
  • 生卒年:pēng)(1272—1330

相关古诗词

冬至日

冬阴已解剥,天运旋其初。

晨兴理书策,盼望周太虚。

纤云无凝停,旭景亦已舒。

未知太史家,侦言复何如?

古来圣明世,不必征其余。

和气乃致祥,斯语端不疏。

大田黍稻滋,秋事在菑畲。

誓将理归楫,临江卜吾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天冠山

江东有天冠,山翠郁嵯峨。

浮岚衍县郭,鸟啼若笙歌。

古来有真人,学仙云岩阿。

丹成脱之去,晞发临咸池。

年深化为石,石色切星河。

至今刚风吹,梁柱不偏颇。

羽人室其下,厌见顶婆娑。

朝阳夏影缩,秋月夜阴多。

吾欲敕五丁,掇之超沧波。

东挂扶桑枝,此心谅匪他。

宏彼日月光,不可将如何?

天寒岁又晏,云露滴烟萝。

形式: 古风

送吴真人持诏宁亲

垂杨十二门,旦旦罗鸣驺。

千骑万骑中,孰是违世俦。

美哉吴夫子,脱洒住丹丘。

气涵群象动,思与万物周。

天马出名驹,逸态横九州。

自从下地走,但饮星河流。

明月落中江,倒影射斗牛。

飘然持玉节,去犯苍山稠。

紫凤把细华,逶迤仙岩陬。

遂经三茅岑,已登阁峰头。

还家拜封君,玉册珊瑚钩。

笑问游子衣,不独五色优。

门县朱雀旌,坐拥金明裘。

开筵浥芳醴,炰觞进庶羞。

承颜开淑训,慰尔道路修。

尔归奉天子,万岁更千秋。

番君大国寿,贺老清湖愁。

烟水三万顷,宫袍在扁舟。

荷花合古渡,此处不夷犹。

云锦双鸳鸯,悠悠戏汀洲。

东风长年来,扬我阑槛幽。

白马络金羁,奈此甚盛休。

侬家阁峰下,霞竹敷稻畴。

鹤集偃松雪,青云互绸缪。

自从干戈馀,川岳秋萧骚。

骨肉倚四海,风云扰吟讴。

闻君复此去,浩荡怀今游。

罢酒黄鹂鸣,高花艳城楼。

良辰难能别,嘉会易为酬。

至乐夫子行,子行无滞留。

形式: 古风

赠揭景哲茂才别

司揭本楚官,子孙以官氏。

揭阳汉建侯,氏实出于史。

同源而异流,流各昧其源。

泛舟在中河,安得穷昆仑?

驱马燕山市,路逢子揭子。

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始。

及乎旴徙洪,着与揭阳通。

以兹究其源,濒海而南东。

南东烟涛恶,将身犯蛟鳄。

远拜故侯坟,遗踪尚如昨。

归来见翰林,赠以双南金。

集贤亦敬叹,高文留赏音。

二公天下士,子亦庭阶美。

胡不揽家毡,黄朱耀闾里。

九万扶摇风,相看尚转蓬。

高楼有横笛,送雁上长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