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湖卜居

晴明无事登霞峰,伸眉极望开心胸。

太湖万顷白潋滟,洞庭两点青濛茸。

初疑仙子始绾角,碧纱帽子参差笼。

又疑天女来献花,玉盘捧出双芙蓉。

明知此境俱幻妄,对此悠然心未终。

徘徊不忍便归去,夕阳又转山头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霞峰,眺望太湖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将眼前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首句“晴明无事登霞峰”,开篇即点明天气晴朗,诗人无事可做,选择登山远眺,为下文展开一幅壮阔的画面做好铺垫。接着,“伸眉极望开心胸”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动作,更体现了他开阔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太湖万顷白潋滟,洞庭两点青濛茸”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太湖的广阔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以及远处洞庭山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细腻之美。

接下来,“初疑仙子始绾角,碧纱帽子参差笼。又疑天女来献花,玉盘捧出双芙蓉”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将眼前的景物与神话传说相联系,分别将太湖比作仙子绾角的碧纱帽,洞庭山比作天女献出的双芙蓉,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最后,“明知此境俱幻妄,对此悠然心未终。徘徊不忍便归去,夕阳又转山头松”四句,诗人虽知眼前之景皆是虚幻,但仍被深深吸引,不愿离去。夕阳西下,诗人仍在山中流连,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湖美景的生动描绘和丰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1)

清珙(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岩杂咏(其一)

道人缘虑尽,触目是心光。

何处碧桃谢,满溪流水香。

草深蛇性悦,日暖蝶心狂。

曾见樵翁说,云边霅昼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溪岩杂咏(其二)

一钁足生涯,居山道者家。

有功惟种竹,无暇莫栽花。

水碓夜春米,竹笼春焙茶。人间在何处?

隐隐见桑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溪岩杂咏(其三)

山厨修午供,泉白似银浆。

羹熟笋鞭烂,饭炊粳米香。

油煎青顶蕈,醋煮紫芽姜。

百味皆难及,何须说上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溪岩杂咏(其四)

红日半衔山,柴门便掩关。

绿蒲眠蓐软,白木枕头弯。

松月来先照,溪云出未还。

迢迢清夜梦,不肯到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