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枕上吟

梦回客枕觉衾寒,展转忧思不一端。

呜咽数声传晓角,便教铁石也心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和枕上吟》由宋代诗人赵希逢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梦回客枕觉衾寒”以“梦回”开篇,暗示了诗人曾有过一段梦境,但醒来后却感到“客枕”的孤寂与“衾寒”的冷清,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孤独漂泊的氛围。这里的“客枕”不仅指实际的床榻,更象征着诗人的异乡生活状态,“衾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和对温暖的渴望。

第二句“展转忧思不一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辗转反侧,思绪万千,无法集中于一点。这不仅是对身体动作的描述,更是对心灵深处复杂情绪的揭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接下来的“呜咽数声传晓角”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远处传来几声凄厉的号角声,这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大自然对诗人内心痛苦的共鸣。号角声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深化了诗中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最后一句“便教铁石也心酸”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推向极致,甚至让铁石这样的无情之物都为之动容,心生怜悯。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情感的强烈程度,也体现了其对生命中无常与苦难的深刻体悟,以及对人性中脆弱一面的洞察。

综上所述,《和枕上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孤独、焦虑到哀愁,再到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层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佳作。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新市杂咏(其五)

相逢逆旅若为亲,一掬乡心满面尘。

忽听瑶台歌四起,顿令欢意可回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登楼晚望(其二)

一带江流接太虚,危楼特地幻荒芜。

移来瀛丈三山胜,画出潇湘八景图。

何处归帆随倦鸟,满汀落日照晴凫。

须臾得月添佳致,万顷寒冰浸玉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

拥之不聚,拨之不散。听之不闻,觑之不见。

形式: 偈颂

句(其二)

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形式: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