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桂枝香·咏桂》由清代诗人张学雅所作,以桂花为主题,描绘了桂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之姿。
首句“生随满月,香散在清秋”,开篇即点明桂花生长于中秋时节,其香气弥漫在清冷的秋夜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岂遭蜂蝶”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桂花不同于其他花卉,不为蜜蜂蝴蝶所青睐,展现出其独立高洁的品格。
“潇洒小山丛茂,群芳敢杂”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桂花在小山丛中茂盛生长的情景,与周围繁花似锦的景象形成对比,凸显了桂花的独特与不凡。接下来,“成蹊桃李争春艳,到如今,也堪羞杀”几句,通过对比桃李争春的景象,衬托出桂花在秋天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即使到了秋天,其美丽依然能让人感到羞愧。
“一秋三度,天香缭绕,广寒宫阙”则将桂花的香气与月宫联系起来,赋予其神秘而高远的意境,仿佛是来自广寒宫的仙香,令人向往。接下来,“真称得,中央配色。更琼叶难凋,情傲霜雪”几句,赞美桂花不仅香气迷人,其叶片也坚韧不屈,即使在严冬霜雪中也能保持翠绿,展现出其坚贞不渝的品质。
最后,“一种凄凉风韵,霏霏金屑。而今谁把吴刚斧,丹梯千级虚陈设。珠英万斛,姮娥自贮,未容攀折”几句,以凄凉的风韵和金屑般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桂花的高洁与不可触及的神秘感。同时,通过吴刚伐桂的典故,表达了对桂花难以触及的遗憾之情,以及对其自然生长状态的尊重与敬畏。
整首词通过对桂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与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