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积晦》描绘了冬日里阴霾厚重的景象。"积晦衾常薄",以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天气阴沉,连被子都仿佛因阴霾而显得分外单薄,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和压抑。"初暄花亦希"进一步描绘了春意尚浅,花朵稀疏开放,难以抵挡严寒。
"蛟潭生润气"通过蛟潭(深水潭)来渲染湿润的气氛,暗含生机潜藏于阴冷之下。"汀树挂寒辉"则描绘了江边树木在寒光中摇曳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冷寂感。
"倚杖白鸥起"诗人借助倚杖的动作,表现出孤独而闲适的状态,白鸥的出现又增添了一丝自然的和谐。"罢琴黄叶飞"则以落叶飘飞象征时光流逝,琴声停止,更显静谧。
最后两句"柴门临涧道,踪迹太幽微",点出诗人居住的环境——简陋的柴门紧邻山涧小路,其人迹罕至,生活宁静而隐秘,透露出诗人超然世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日积晦中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