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陈氏园有感

陈家园,野塘基。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

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

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

主公规戒石,草中字离离。

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

尚有庭中树,高蔓女萝枝。

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

嗟我陈家园,盛衰固有时。

我闻陈主公,义侠犹见推。

挥金周所急,解佩酬相知。

君不见西家龌龊子,生女作门楣。

娇客灭门户,重令后人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家园的荒凉与变迁,以游园所见引发感慨。首句“陈家园,野塘基”点出环境的破败,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接着,“千金花锦地,千年子孙期”暗示了家族昔日的荣耀和对后代的期望。然而,“历岁未半百,池台生橹葵”揭示了岁月流转,园子已显荒芜,池台长满了野草。

诗人提到“红楼在西家,无址遥相移”,暗示了家族宅第的迁移,曾经的红楼如今只剩遗迹。接下来,他通过主公的“规戒石”和“妾流厮养妇,客散屠沽儿”的描述,展现了家族衰落后的凄凉景象,连庭中的树木也只剩下女萝攀附其上。

最后,诗人借“飞来双燕子,岂识春风悲”表达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哀叹。他感慨陈家园的盛衰无常,同时提及陈主公虽曾以义侠闻名,但家族后代未能延续其荣光,反被西家纨绔子弟所超越,令人惋惜。

整首诗以游园为线索,通过对比陈家园的今昔,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家族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公正与道德沦丧的忧虑。杨维桢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湖中女

湖中水,滑如脂,湖中女,芙蓉姿。

湖中小桨荡莲叶,唱得吴王白雪词。

轻裙利屐踏雁足,为客高歌激明目。

生年不作人家妇,东人西人换恩主。

主家薄倖非三从,归来抱瑟弹孤鸿。

君不见东家女伴粗且丑,嫁得比邻呼阿忪。

形式: 乐府曲辞

湖龙姑曲

湖风起,浪如山,银城雪屋相飞翻。

白鼍竖尾月中泣,倒卷君山轻一粒。

浪中拍碎岳阳楼,万斛龙骧半空立。

雨工骑羊鞭迅雷,红旗白盖蚩尤开。

青娥鬒发红蓝腮,紫丝络头双黄能,《神弦》歌急龙姑来。

形式: 古风

湘灵操

湘之水兮九支,湘之山兮九疑。

皇一去兮何时归,攀龙髯兮逐龙飞。

生同宫,死同穴,招皇衣兮复皇辙。

九疑水,九疑山,九疑辙迹在其间。

望飞龙兮未来还。湘之泪兮成水,湘之石兮成斑。

形式: 琴操

焦尾辞

焦尾器犹在,焦尾音无遗。

眷兹古人器,縆以今人丝。

纤手弄掩抑,类作箜篌悲。

赤城有佳士,今人古人师。

独作古先操,颀然如见之。

饮以化人酒,此味从谁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