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弘道的《重到灵岩寺》,描绘了诗人时隔五十年再次回到曾经游历过的灵岩寺的感慨。首句“七岁尝来此”,回忆起儿时的足迹,时光流转,如今已是五十载。接下来的“当时随杖屦,名刹在林泉”描绘了当年跟随杖履,寺庙隐匿于林泉之间的情景,富有诗意。
诗人感叹“已废嗟何及”,表达了对寺庙衰败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然而,“犹存亦偶然”又暗示了寺庙能得以保留,实属难得,带有几分庆幸。最后两句“先茔耕垦后,浓露湿荒烟”,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寺庙周围的环境,荒烟笼罩下的墓地和农田,更增添了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比今昔,抒发了对岁月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地重游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