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名为《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其三)》。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寂生活的无奈。
“小娃犹记喜归时,故唱前年自赋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欢乐时光的记忆,"小娃"通常指年幼的童仆,这里可能象征着纯真无邪的往昔。诗人通过这些孩子们的歌唱,重温了自己以前创作的词句,试图捕捉那些逝去的欢乐时光。
“但得池边鸥鹭听,更须门外野人知。” 这两句话则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渴望被理解的情感。诗人希望自己的声音,不仅是得到池塘边上鸟类的聆听,更希望能够传递给远处的过客,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对外界认同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追怀,以及在孤独中寻求理解和沟通的情感。
不详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无月无灯夜自明,模糊何啻瓦沟平。
不拖藜杖高桥去,那得金龙背上行。
直教日色避寒光,世界移来玉海藏。
何事连年无此景,老天游戏不循常。
清晓疏篱尚露根,饭馀俄复拥柴门。
南湖水色君知否,万斛鹅黄贮玉盆。
风落松钗满涧桥,野蜂移蜜上枯条。
道人参得山中语,不是涂黄一样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