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光霁岩的壮丽景象与清幽氛围,诗人罗伦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宁静之美。
“太极开天府,清虚此一堂。” 开篇即以“太极”象征宇宙的始源,将光霁岩置于宇宙的中心,强调其超凡脱俗的地位。接着,“清虚此一堂”则点明了光霁岩的环境特点——清静而虚空,仿佛是宇宙间的一处净土。
“几回桑海变,不及广寒香。” 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光霁岩的永恒与不朽。即使经历了多次历史的变迁,如大海般浩瀚的时间长河,也无法与光霁岩散发出的香气相比。这里的“广寒香”既可理解为月宫之香,也可视为光霁岩独有的清雅之气,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万象悬金谷,群仙醉玉床。” “万象悬金谷”描绘了光霁岩周围万物的倒映在金谷之中,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出光霁岩的壮观与神秘。而“群仙醉玉床”则以神话般的想象,表现了光霁岩的吸引力,仿佛连神仙也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蓬壶深咫尺,生被碧山囊。” 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光霁岩的神秘与美丽。蓬壶,传说中的仙山,此处借指光霁岩,暗示其与仙境相近。而“生被碧山囊”则形象地描绘了光霁岩被碧绿的山峦环绕,如同被包裹在翠绿的怀抱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光霁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还蕴含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