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一)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

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孝娥为何渴望留名,视家庭亲情比生命更重要。
如果她的事迹能录入汉朝的历史记载,即便是淳于公的女儿也会苟且偷生。

注释

孝娥:古代女子的名字,此处代指有孝心的女子。
垂名:流传名声,留下姓名供后人纪念。
天伦:指家庭亲人关系。
一命轻:视生命为轻,这里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汉家:汉朝,对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的称呼。
彤史:红色的史书,古代用来记录帝王事迹的史册。
淳于公女:淳于公的女儿,淳于髡(kūn)的女儿,借指有贤德的女子。
偷生:苟且求生,指为了生存而勉强活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潜的作品,名为《舟舣娥祠敬留二绝(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孝娥神像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道德和家族伦理的重视。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这两句突出了孝娥作为祭祀对象,其形象和意义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这里的“天伦”指的是自然秩序与道德规范,而“一命轻”则表明即使是一条生命,也是轻而易举就能被抹去的,这强调了对生命及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接着,“若订汉家彤史传,淳于公女尚偷生。”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上的一个故事来映衬现实中的不义。这里提到的“汉家彤史传”可能是指某种历史文献,而“淳于公女尚偷生”则暗示了即便是在古代高贵的家族之女,也会为了活命而采取隐匿自己身份的做法。这两句诗间接批评了现实中的不公和道德沦丧。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以及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君异郑兄出示旧诗盖绍定初所信笔也俛仰三十年矣戏成口占复归之

弹指江湖三十年,淋漓旧墨尚依然。

人生未必坚如纸,心事凄凉雪满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其二)

故里泉声不可闻,携琴相约鲍参军。

山瓢只系经行处,落叶空山好觅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其一)

雁湖龙井久知名,总入君家匣里清。

客舍试弹三两曲,恍疑飞沫溅尘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吴波亭二首(其二)

云收烟敛远山明,时有渔歌度晚晴。

绿叶青枝生意思,白鸥苍鸟野心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