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方携姜坦道诗卷相过为书其后

姜侯同乡井,忆昨初见时。

春风头陀庵,快作六字诗。

一别十五年,漂流各萍转。

君携此轴来,如觌故人面。

淤泥青莲花,本自不受尘。

得钱付酒保,往往遭谤嗔。

眷言方遐思,相从问消息。

清狂犹曩时,须发幸未白。

我贫过孟郊,何敢以诗鸣。

拟办黄篾舫,去寻白鸥盟。

怀人暮云碧,忧国寸心折。

安得癯仙来,共醉望沙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姜侯与我同乡,想起初次相见的日子。
春风拂过头陀庵,你快些写下那首六字诗。
十五年分别后,我们各自漂泊,命运如浮萍般翻转。
你带着这幅画卷而来,仿佛见到久违的老朋友。
淤泥中的青莲花,本就洁净不染尘埃。
我用钱买酒,常被误解,遭受指责。
此刻思绪万千,询问你的近况。
你依然像往昔般狂放,头发虽白,但精神依旧。
我贫穷如孟郊,怎敢随意吟诗炫耀。
我打算打造一艘黄篾舟,去寻找与白鸥的约定。
傍晚怀人,碧空如洗,心中忧虑国家。
如何才能请到那位清瘦的仙人,一起月下畅饮。

注释

同乡:来自同一个地方。
初见:第一次见面。
头陀庵:和尚居住的庵堂。
六字诗:指简短的诗篇。
萍转:比喻生活动荡不定。
觌:相见。
淤泥:脏污的泥土。
酒保:酒店的伙计。
遐思:深远的思绪。
清狂:狂放不羁。
孟郊:唐代诗人,以贫穷著称。
黄篾舫:用黄篾编织的小船。
白鸥盟:与白鸥结为朋友的意向。
暮云:傍晚的云彩。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
癯仙:清瘦的仙人。
沙月:沙滩上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题为《履方携姜坦道诗卷相过为书其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旧友姜坦的深深怀念和重逢的喜悦。首联回忆了与姜坦初次相见的情景,春风中在头陀庵的场景显得尤为温馨。中间四句描绘了两人分别后的漂泊生涯,以及姜坦带来的诗卷如同见到老朋友般亲切。接着,诗人赞美姜坦的才华如同淤泥中的青莲花,虽身处尘世但仍保持高洁。

诗人感慨自己贫穷如孟郊,不敢轻易吟诗,但表示愿意划船寻找与姜坦的友情,共享清闲时光。结尾处,诗人望着暮色中的碧空,心中忧虑国家,期盼姜坦这样的好友能共饮对月,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国事的忧虑。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局的关注。

收录诗词(321)

章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九歌图

大夫放逐沅湘滨,尝作九歌祠鬼神。

鬼神幽远不可见,肴酒芬芳犹福人。

餐菊佩兰君不识,从彼谗人为鬼蜮。

楚江呜咽楚云愁,坐对此图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题王无邪九华图

云锦仙翁人不识,多生九华茹芝客。

少年登览妙形容,三十七峰俱改色。

手捉高士淡墨图,烟云到处随卷舒。

珠玑衮衮入题咏,缣素往往争临摹。

雪潭四时溅飞雪,叹我幻躯方病渴。

何由得共山中人,脚踏寒流弄明月。

形式: 古风

题王朝英歇驴图

天寒山路长,年荒蹇驴瘦。

风松适相遭,金石方互奏。

是中有佳趣,舍鞍聊杖藜。

童奴难与言,得句忘吾饥。

怀远空暮云,忧时当肉食。

市朝尘涴人,归欤北山北。

形式: 古风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

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

岂惟身上衣,浑家口中食。

水阔蛟龙怒,鱼鳖不易求。

虽无租赋迫,长有风波忧。

偶来苍江头,落日相劳苦。

斗米今几钱,粗免寒饿否。

形役乃如此,人生真可怜。

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