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献给谦斋内翰的一首赞美诗。首句“累朝耆旧著勋名”赞扬了内翰在历代朝廷中积累的显赫功绩和声誉。接着,“行处农民蔼颂声”进一步描绘了他深受百姓爱戴,到处都流传着他的赞歌。第三句“清昼玉堂雄洒翰”形象地展示了他在白天处理政务时的才情与威严,而“暮年金鼎倦调羹”则暗示了他虽然年迈但仍不忘国家,操劳于国事。
“江南久爱溪山好”表达了对内翰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品格的赞赏,而“天上曾依日月明”则象征他如同日月般光明磊落,受人敬仰。最后两句“袖有济人医国手,更闻帛璧召还京”,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内翰才华横溢、能治国救民的敬佩,并透露出内翰可能被召回京城任职的信息,充满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内翰的德行和成就,展现了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