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旅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行见桐花发,归当芍药开",通过描绘桐花与芍药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归期的期待。"路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旅程的遥远和诗人的豪迈气概,暗示着自己身份的尊贵或旅途的非凡。
"说法劳群听,承恩愧不才",诗人表示自己在传播佛法时深感责任重大,同时又为自己未能更好地履行职责而感到惭愧。"乍辞鳷鹊观,犹忆凤凰台",以鳷鹊观和凤凰台象征高雅的修行之地,表达了诗人离开这些圣洁之地时的怀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景物描写、自我抒怀和哲理思考,体现了明代禅宗诗人的独特风格,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内心的沉思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