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汤鹏的《喜雨(其二)》描绘了雨后自然景色与人间生活的和谐画面。首句“云兴何山头,雨归何涧底”展现了雨从山间升起,润泽大地的景象,富有动态感。接着,“焉知造化功,但见郊原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和对眼前美景的赞叹。
“蔼蔼黍稌兴,离离妇子喜”描绘了农夫们因雨水滋润而欣喜的丰收景象,妇孺皆欢,显示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人进一步指出,这场雨不仅满足了农耕者的劳作愿望,也符合为官者治理地方的道理,体现了平衡与和谐。
“哀哉醉饱中,感召其有以”则以对比的方式,批评了一些人在丰衣足食时忽视民生疾苦,而这场雨提醒他们应当体察百姓疾苦,有所作为。最后两句“得雨且悲欢,观稼宜终始”,诗人倡导人们无论在喜庆还是忧患中,都应关注农业生产,保持对农事的始终如一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雨的喜悦,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待,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