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牛峰寺四首(其四)

一卧禅房隔岁心,五峰烟月听猿吟。

蜚湍映树悬苍玉,蠹粉吹香落细金。

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

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牛峰寺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首句“一卧禅房隔岁心”,以“一卧”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与外界的尘嚣隔绝开来。接着,“五峰烟月听猿吟”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幅山间月夜,猿声啼鸣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暗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蜚湍映树悬苍玉,蠹粉吹香落细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细节之美。湍急的水流映照在树木上,仿佛悬挂着一块块苍色的玉石;而蛀虫分泌的粉末随风飘散,香气细腻如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命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精致,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

“翠壁年多霜藓合,石床春尽雨花深”则将视角转向更为久远的时间与空间,翠绿的峭壁上,岁月累积的霜藓交织成一片,展现出大自然的古老与沧桑;而到了春天结束时,石床上的花朵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深邃,既有季节更迭的感慨,也有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最后,“胜游过眼俱陈迹,珍重新题满竹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未来新体验的期待。在游览中留下的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更是心灵的触动与感悟,这些珍贵的记忆如同竹林中的新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深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禅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王守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字:伯安
  • 号:阳明
  • 生卒年: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相关古诗词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其一)

翠壁看无厌,山池坐益清。

深林落轻叶,不道是秋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其二)

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

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其三)

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

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其四)

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

眼前风景色色异,惟有人声似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