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太子文学张希孟凝云石

闻说张文学,家藏石一拳。

断痕分浅黛,古色乱轻烟。

润想犹怀玉,幽疑欲迸泉。

应从少梅得,宿昔满桑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名为“凝云石”的独特石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内在精神。诗人揭傒斯以“闻说”开篇,引出对张文学家藏之物的好奇与赞叹,随后展开对凝云石的细致描绘。

“家藏石一拳”,以“一拳”形容石之大小,既显其小巧,又暗示其珍贵。接着,“断痕分浅黛,古色乱轻烟”两句,运用色彩与光影的对比,将石头表面的自然痕迹比作浅黛,同时以“古色”与“轻烟”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石头的外观,更赋予了它一种时间的深度和历史的沉淀感。

“润想犹怀玉,幽疑欲迸泉”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石头质感与动态美的表现。石头的润泽仿佛蕴含着玉石的温润,而其内部似乎蕴藏着即将喷涌而出的泉水,这种想象既是对石头材质的赞美,也是对其内在生命力的隐喻。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静态的物体赋予了动态的生命力,使得凝云石在读者心中呈现出更加生动、立体的形象。

最后,“应从少梅得,宿昔满桑田”两句,以“少梅”为线索,暗示凝云石可能源自于某种特定的自然环境或生长过程,而“宿昔满桑田”则表达了对这块石头过去历史的追忆,以及它所承载的岁月沧桑。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对自然与时间深刻思考的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凝云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通过象征与联想,传达了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石鼓

孔庙颓墙下,周宣石鼓眠。

苔分敲火迹,雨洗篆蜗涎。

野老偷为臼,居人打卖钱。

有形终亦尽,流落谩堪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寻舍弟将至东牟宿野店

岁暮寻吾弟,山行两舍馀。

入云攀磴道,落日返村墟。

茅店溪边冷,松林石上疏。

如逢武陵客,风景未应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

野馆青山下,晴轩积雨馀。

招寻蒙远客,寂寞愧閒居。

空翠沾杯冷,残云度谷虚。

从兹结朋好,随处问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参禅图

两山从两禅,异代各谈玄。

绝壁浮春树,空山响夜泉。

共遗行住想,俱断去来缘。

此日开图画,焚香亦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