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风杨柳万千条,从何绾住仙踪,尽乡里大家供奉;
南海荔枝三百颗,记得别来情绪,对湖山无限凄凉。
此诗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两幅鲜明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着深沉的情感。首句“东风杨柳万千条”,以春风拂过,杨柳轻摇的景象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暗喻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从何绾住仙踪”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景与仙人之踪相联系,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尽乡里大家供奉”一句,通过“供奉”一词,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尊重与崇拜,也暗示了这种美的传递与共享,是连接人心、凝聚社区情感的重要纽带。这一句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触及了社会人文层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后两句转向另一主题,以“南海荔枝三百颗”起笔,将目光投向远方,通过描述珍贵的荔枝,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的物产丰富,更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紧接着,“记得别来情绪”一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离别后的思念与回忆,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情感的深度与厚度。
最后,“对湖山无限凄凉”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对湖山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氛围,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使整首诗的情感表达达到了一个高度,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深藏于心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哀愁,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远的佳作。
不详
读书守道,湘上闲居,惊刹时怪鵩栖门,故国传赍迁客恨;
陈臬开藩,河南遗爱,属今日哀鸿遍野,济川犹望使君才。
曾辱以勇于任事相称,江海横流,何在可如知己愿;
犹记得黯然魂消一语,湖山老去,后来无复见君时。
同大佛一日而生,清供香花,蜕骨西湖梅影瘦;
辱儒将卅年相识,旧游文酒,伤心南海荔支斑。
正西江柳色新时,回首旧游,人空白社;
只南国棠阴浓处,怆怀遗爱,我亦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