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洗尽秋容天似莹。星稀月淡人初静。

策杖萦纡寻远径。披昏暝。堤边犊母闲相并。

遥想去舟魂欲凝。一番佳思从谁咏。

憔悴归来如独醒。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翻译

秋色洗净天空如明镜,星星稀疏月亮微弱,人们开始沉寂。
拄杖徘徊在幽深的小路上,穿过黄昏和黑夜,河边牛妈妈悠闲地相伴。
遥想远方的舟影,心神仿佛凝固,美好的思绪该向谁倾诉?
疲惫归来的我,如同独自清醒,不知身处何种境地,只觉烟雾缭绕的村庄遥远无比。

注释

洗尽:洗去。
秋容:秋天的景色。
莹:明亮。
星稀:星星稀少。
月淡:月亮微弱。
人初静:人们开始安静下来。
策杖:拄杖。
萦纡:曲折蜿蜒。
远径:远方小路。
披昏暝:穿越黄昏和黑夜。
犊母:牛妈妈。
闲相并:悠闲相伴。
去舟:远方的舟。
魂欲凝:心神凝聚。
一番佳思:美好的思绪。
从谁咏:向谁倾诉。
憔悴:疲惫。
独醒:独自清醒。
沈沈:深深的。
烟村迥:烟雾缭绕的村庄遥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清凉与宁静。开篇“洗尽秋容天似莹”一句,勾勒出一个干净而明亮的夜空,秋季的天气已趋于清朗,无杂质污染,宛如精致的玉器一般。

紧接着,“星稀月淡人初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感。星辰不及往日繁密,月亮也不再明亮,人们开始进入睡眠之中,这是一种时间的转换点,万物皆归于沉睡,只剩下诗人的独自徘徊。

“策杖萦纡寻远径”则展示了诗人夜行的意境。手执拐杖,步履缓慢,探寻着那些隐秘而偏僻的小路,似乎在追寻着某种遥远的记忆或情感。

“披昏暝”中,“昏暝”指的是黄昏时分的暮色,此处诗人可能是在撩开夜幕,进入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接着,“堤边犊母闲相并”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水边的小路旁,有牛群悠然相依,这不仅是对自然美好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平和生活的一种向往。

“遥想去舟魂欲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或过往某个时刻的深切思念。这里的“舟”可能象征着一段旅程,或是一种精神状态,诗人的灵魂似乎随着这舟而飘泊,不得安宁。

“一番佳思从谁咏”则是对这种美好情感的追问和表达。诗人在寻找可以与之分享这一份美好的对象,这里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憔悴归来如独醒”中,“憔悴”形容一种悲伤、落寞的情绪,诗人在归途中体验着这种复杂的情感,仿佛是从一场梦境中苏醒过来,却发现自己仍旧孤独。

最后,“知何境。沈沈但觉烟村迥”则是对整个情感旅程的一种总结和自我询问。诗人在沉沉的思绪之中,只能感受到远方村庄烟雾缭绕的意境,仿佛自己已经迷失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体验,是一篇融合了景物描写与心灵独白的佳作。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二)

青梅又是花时节。粉墙闲把青梅折。玉镫偶逢君。

春情如乱云。藕丝牵不断。谁信朱颜换。

莫厌十分斟。酒深情更深。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一)

五云深处蓬山杳。寒轻雾重银蟾小。枕上挹馀香。

春风归路长。雁来书不到。人静重门悄。

一阵落花风。云山千万重。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朝中措(其一)望新开湖有怀少游,用樊良道中韵

新开湖水浸遥天。风叶响珊珊。

记得昔游情味,浩歌不怕朝寒。

故人一去,高名万古,长对孱颜。

惟有落霞孤鹜,晚年依旧争还。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朝中措(其二)樊良道中

败荷枯苇夕阳天。时节渐阑珊。

独泛扁舟归去,老来不耐霜寒。

平生志气,消磨尽也,留得苍颜。

寄语山中麋鹿,断云相次东还。

形式: 词牌: 朝中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