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慢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

仙籞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

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

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形式: 词牌: 少年游慢

翻译

春天的京城三月间,宫中的柳树还在飘扬着绵长的柳絮。
宫殿中香气四溢,轻盈的云彩映衬着紫色,靠近那层层楼阁。
歌声如明珠般圆润流畅,美酒让脸颊染上红霞,年轻的官员春风得意。
在华丽的宫殿中,他们题诗三次,共同攀登仙境般的阶梯。
皇帝初次宣布命令,官员们纷纷脱下银袍,仿佛化为仙人。
清晨,花香飘入京都,骏马在宽阔的大道上欢快跳跃。
宴会结束后,东风吹过,鞭梢上仿佛带着一行飞舞的雪花。

注释

春城:春天的京城。
禁柳:宫中的柳树。
仙籞:宫殿。
轻云凝紫:轻盈的紫色云彩。
层阙:层层楼阁。
歌掌:歌声。
华省:显赫的官署。
少年得意时节:年轻官员春风得意的时候。
画刻三题彻:题诗三次。
梯汉:阶梯。
蟾窟:仙境般的阶梯。
玉殿:玉质宫殿。
银袍:官员的官服。
生仙骨:仿佛化为仙人。
都门:京都城门。
芳衢:繁华的大街。
宴罢:宴会结束。
一行飞雪:一行飞舞的雪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在春日里游玩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活力与美好时光的赞美之情。

“禁柳飘绵未歇”一句,以柳絮飘扬的意象,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致。紧接着,“仙籜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诗人通过对花香、云彩和宫阙的描写,构建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

“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则是对少年欢乐宴席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快乐心情和美好时光。“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一句,点出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与自豪。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则是对文学创作和学术探索的描述,通过这些活动,诗人表达了少年们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和追求。“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这一段落中,诗人借助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则是对早晨游玩情景的细腻刻画,而“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则是在宴会结束后,对春日东风和远处飞扬的花瓣(形容马跑得快)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事活动及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美好意象的少年游乐场景。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木兰花(其六)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一)邠州作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

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

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木兰花/玉楼春(其三)

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

尊前有个好人人,十二阑干同倚遍。

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

多情无奈苦相思,醉眼开时犹似见。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