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城三二月。禁柳飘绵未歇。
仙籞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歌掌明珠滑。
酒脸红霞发。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
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
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在春日里游玩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活力与美好时光的赞美之情。
“禁柳飘绵未歇”一句,以柳絮飘扬的意象,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致。紧接着,“仙籜生香,轻云凝紫,临层阙”,诗人通过对花香、云彩和宫阙的描写,构建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
“歌掌明珠滑”、“酒脸红霞发”则是对少年欢乐宴席的生动描述,展现了他们的快乐心情和美好时光。“华省名高,少年得意时节”一句,点出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视与自豪。
“画刻三题彻”、“梯汉同登蟾窟”则是对文学创作和学术探索的描述,通过这些活动,诗人表达了少年们对知识与文化的渴望和追求。“玉殿初宣,银袍齐脱,生仙骨”,这一段落中,诗人借助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超凡脱俗的意境。
“花探都门晓”、“马跃芳衢阔”则是对早晨游玩情景的细腻刻画,而“宴罢东风,鞭梢一行飞雪”,则是在宴会结束后,对春日东风和远处飞扬的花瓣(形容马跑得快)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人事活动及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美好意象的少年游乐场景。
不详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参差竹。吹断相思曲。情不足。西北有楼穷远目。
忆苕溪、寒影透清玉。秋雁南飞速。菰草绿。
应下溪头沙上宿。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青钱贴水萍无数。临晓西湖春涨雨。
泥新轻燕面前飞,风慢落花衣上住。
红裙空引烟娥聚。云月却能随马去。
明朝何处上高台,回认玉峰山下路。
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
尊前有个好人人,十二阑干同倚遍。
帘重不知金屋晚。信马归来肠欲断。
多情无奈苦相思,醉眼开时犹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