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岩寺

路转霞标外,云开绶带前。

几层山底屋,一线竹间泉。

洞口石孤耸,岩头峰倒悬。

故应风雨际,行子总回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岩寺周围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以及在风雨中的静谧与宁静。

首句“路转霞标外”,描绘了一条蜿蜒的道路,随着视角的转换,远处的山峰仿佛被霞光所环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云开绶带前”一句,云雾散去,露出一条如丝带般的道路,连接着远方的山峦,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几层山底屋,一线竹间泉”两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山脚下错落有致的房屋,以及竹林中潺潺流动的清泉,展现了人间的和谐与自然的生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有人间烟火气,又不失自然野趣的画面。

“洞口石孤耸,岩头峰倒悬”则进一步展示了山石的奇特形态,洞口处的岩石独立挺拔,岩顶上的山峰似乎倒挂下来,这种夸张的描绘手法,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暗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故应风雨际,行子总回鞭”一句,诗人通过想象风雨交加之时,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人们,可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放慢脚步或转身返回,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明岩寺周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寒岩寺

峭壁插青冥,层岩覆化城。

空中清磬发,幽处慧灯明。

万瓦足云气,四檐无雨声。

丰干不饶舌,此地孰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宁国寺

几日山南北,端期汗漫游。

水痕秋雨过,竹色晓烟收。

宦海何时了,僧房为少留。

却寻归去路,馀兴谩回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晓发秦安驿

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

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

冷觉霜华重,光瞻斗柄低。

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以糟蟹送曾守

太湖九月霜波寒,郭索不幸逢渔蛮。

谁令骨醉糟丘里,使我涎流书卷间。

黄堂丈人思幼玉,耳边不复亲丝竹。

一杯聊使破愁颜,要遣诗情踵山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