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山蒙董石陂陀,閒坐船头看绿波。
怅望佳人渺何许,竹枝声断夕阳多。
这首明代诗人张弼的《题画赠张宪副廷芳(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遗憾的画面。首句“云山蒙董石陂陀”写出了山水间的朦胧与崎岖,暗示画面中可能有山石隐于云雾之间,石陂起伏有致。次句“閒坐船头看绿波”则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坐在船头,欣赏着碧绿的水面,透露出一种恬淡的心境。
然而,诗的后两句“怅望佳人渺何许,竹枝声断夕阳多”则转向了情感的抒发。诗人望着远方,心中怀揣着对佳人的思念,但佳人踪迹难觅,只能听见竹林间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竹枝摇曳声,以及渐行渐远的夕阳余晖,增添了淡淡的哀愁和失落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画为引,通过景物与情感的交织,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不详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汉楚英雄逝水东,萧萧荒垒几秋风。
金戈铁马酣争地,付与寻常负耒翁。
花落春归客未归,仲宣楼上倚斜晖。
故园遥在三江外,绿遍蘼芜燕子飞。
飞花渺渺送春归,忽漫钩帘对夕晖。
竹下小池双翡翠,衔鱼飞过绿苔矶。
独坐湘江浔,见此丛篁幽。
风雨日暝晦,万雀声啁啾。
垂垂正结实,恐为鹓雏谋。
岂无九苞羽,飞下十二楼。
延伫久不见,此意良悠悠。
我因王者瑞,极意垂鸿猷。
采之欲往食,道路阻且修。
问之在何所,乃古西康州。
西康有西伯,已矣三千秋。
至尊应昌运,致此能无忧。
清时一再睹,咄哉何所求。